天竺为亚洲东部地区对印度的旧称,广义上也指整个南亚次大陆。在一些古代文献或传说中,由于佛教源于印度,天竺有时被称为西天[1]

事实速览 汉语名称, 汉语 ...
天竺
汉语名称
汉语天竺
朝鲜语名稱
諺文텬듁
汉字天竺
日语名称
汉字 天竺
关闭

概論

“天竺”这一称呼最早可以追溯到古波斯语印度教(「*Hinduka」)一词的中文音译,读作「l̥induk」或者*qʰl'iːn tuɡ[2]——这一词语最早为公元前6世纪于印度西北部旅行的波斯人依照印度河梵语名称(Sindhu)命名得来。[3]除此之外,汉语中对古印度的称呼还有「身毒」(n̥i[ŋ][d]ˤuk) [4][5]、「天篤[6]印特伽[3]等。南朝劉宋范晔曾在《后汉书·西域传》中对天竺有十分详细的描述[7]

“天竺国一名身毒,在月氏之东南数千里。俗与月氏同,而卑湿暑热。其国临大水。乘象而战。其人弱于月氏,修浮图道,不杀伐,遂以成俗。从月氏、高附国以西,南至西海,东至磐起国,皆身毒之地。身毒有别城数百,城置长。别国数十,国置王。虽各小异,而俱以身毒为名,其时皆属月氏。月氏杀其王而置将,令统其人。土出象、犀、玳瑁、金、银、铜、铁、铅、锡,西与大秦通,有大秦珍物。又有细布、好毾卫、诸香、石蜜、胡椒、姜、黑盐。”

由于天竺可划分为中部、东西和南北五大区域,中国古代也将天竺称作五天竺[8]朝鲜半岛新罗时期的《往五天竺国传》中,这一词语即被用于指代当时的印度。[9]

在日本,不少著名作品中亦使用「天竺」二字指代古时的印度;其中包括《西游记》的日文译本。[10]

讀音

歷史之音變過程爲:

  1. 「身毒」([n̥iŋ dˁuk])
  2. 「天竺」([tʰen ʈiuk])
  3. 「賢豆」([ɦen dəu])、「狷篤」([kʷiɛn tuok])、「乾篤」([gian tuok])
  4. 「印度」([ʔin duo])

相似名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