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Ξ粒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在粒子物理学中,Ξ粒子是一类由一个较轻的第一代夸克和两个较重的夸克(可以是第二代夸克或第三代夸克)组成的重子。这类粒子因其不稳定性也被称作“级联粒子”(cascade particles)——它们能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一系列的衰变转化为较轻的稳定粒子。第一个Ξ粒子于1964年于美国布克海文国家实验室被发现[1]。
2007年12月,美国费米实验室公布了在D0实验中
Ξ−
b粒子费米实验室碰撞探测器(CDF)被发现。该粒子也被称作级联B粒子(cascade B),它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由三个不同代的夸克(一个下夸克、一个奇夸克及一个底夸克)组成的次原子粒子。关于
Ξ−
b的粒子质量,D0合作组与CDF合作组公布的数据有所出入,分别为±0.019 GeV/c2和 5.774±0.0030 GeV/c2。 5.7929粒子数据组(PDG)中提供的数据为平均值±0.0030 GeV/c2。
5.7924
除有特別註明,Ξ粒子中非上/下夸克的夸克為奇夸克,所以
Ξ0
b 由上夸克、奇夸克、底夸克組成,而
Ξ0
bb 由一粒上夸克和兩粒底夸克組成。
Remove ads
Ξ粒子列表
收入到此表中的项目缩写及含义:I(同位旋)、J(总角动量)、P(宇称)、Q(电荷)、S (奇異數), C(粲数)、B′(底数)、T(顶数)、B(重子数)、u(上夸克)、d(下夸克)、s(奇夸克)、c(粲夸克)、b(底夸克)和t(顶夸克)等。
各种Ξ粒子对应的反粒子只是组成上简单地由原来的夸克换成反夸克、Q、B、S、C、B′、T几项变为原来的相反数,所以没有收入到此表内。I、J和P中用红色标注的值是由夸克模型推断、未被实验认证的理论值[2][3]。
[a] 对于该数据现在仍有争议,见参考资料。
[b] 這個實驗主要量度底重子蛻變成 a jet containing a same sign
Ξ
±
l
± pair的平均壽命. Presumably the mix is mainly
Ξ
b, with some
Λ
b.
† ^ 标记有该符号的粒子的某些性质未被测量或预测。
Remove ads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