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最终幻想16》的音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23年发行的电子游戏《最终幻想16》由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开发和发行,是《最终幻想》系列的第十六部主线作品,其游戏音乐主要由祖坚正庆创作,今村贵文、石川大树、矢崎早彩以及贾斯汀·弗里登(Justin Frieden)等人也参与了创作。这些作曲家之前曾参与《最终幻想14》及其扩展包的配乐创作,许多制作团队成员也参与了《最终幻想16》的开发制作。为了与游戏的黑暗基调相匹配,音乐主要采用了古典风格,这使得最终幻想系列中曾反复出现的系列主题曲,如“水晶序曲”和“陆行鸟”等难以融入本作游戏中。包括《胜利主题曲》("Victory Theme")在内的一些歌曲含有古希腊语歌词。片尾曲分别是米津玄師作词并演唱的《望月》,以及由祖坚正庆作词、阿曼达·阿肯(Amanda Achen)演唱的《我的星星》("My Star")。
《望月》作为数字单曲于2023年6月26日与游戏一同发布。音乐专辑《最终幻想16原声带》由史克威尔艾尼克斯音乐厂牌于7月19日以实体版和数字版形式发布。实体版分为七碟装的标准版和八碟装的“终极版”。专辑和单曲在销售榜上取得了较高的排位,并且整体上得到了音乐和视频游戏评论家的积极评价。
Remove ads
创作与开发

游戏《最终幻想16》的音乐主要是由祖坚正庆创作[1][2]。祖坚正庆担任了这部游戏的音乐总监和首席作曲家。而游戏中的其他部分曲目则由今村贵文、石川大树、矢崎早彩和贾斯汀·弗里登创作。编曲工作则由祖坚正庆,今村贵文、石川大树、矢崎早彩、贾斯汀·弗里登、铃木克崇、古川亮、Keiko以及TomoLow等人共同完成[3]。这些曲目中的第一条音轨最早于2020年初完成[4]。音乐是在游戏叙事和玩法设计好之后,最后一个被完成的元素[5]。由于长期在使用多种风格并向整个系列致敬的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最终幻想14》项目上工作,祖坚正庆发现很难调整到为为一个具有中心叙事和明确音乐基调的单人游戏项目进行作曲[6]。《最终幻想16》游戏配乐的指导方针是“史诗”、“黑暗幻想”以及“最好采用古典风格”[7]。祖坚正庆描述这部游戏的音乐具有统一的方向,受整体黑暗幻想设定的启发,与《最终幻想14》的多样化和轻快的曲调形成对比[5]。为了防止音乐变得杂乱无章,曲目重复使用了多个主旋律以保持一致性[8]。为了符合更黑暗的主题,制作人吉田直树希望配乐由一个现场管弦乐队进行演奏[9]。为此,音乐创作中各曲目并未使用单一的乐器或主旋律,而是根据其被使用的场合来进行分别创作[10]。
祖坚正庆与游戏编剧前广和丰就配乐进行了广泛的交谈,以确保音乐与游戏叙事的进展和主题相匹配[11]。最初制作人要求为游戏制作140首歌曲,而最终的曲目总数超过200,包括各种游戏角色的主题变奏曲。祖坚正庆将曲目数量的庞大归因于游戏中角色和情境的多样性,希望避免过多重复相同的配乐[5]。此外为了配合画面中的情感氛围,祖坚正庆等人还为游戏中的过场动画创作了许多单独的曲目,而不是过多的改编自各个角色的主旋律[9]。今村贵文和石川大树是2020年初才加入该项目新人,二人与祖坚正庆密切合作,为项目做出不少贡献[12]。应祖坚正庆的要求,Keiko将作品中的主题曲和其他几首歌曲改编成了钢琴曲[9]。
为了简化音乐制作,祖坚正庆为PlayStation 5平台环境创建了专用的音效引擎[9]。该音效引擎被称为“Mini-Soken”,可以实时剪辑和编排音乐,并根据玩家在游戏中的动作调整音乐的速度和音量。祖坚正庆之所以想要建立这样的系统,因为许多战斗都是从实时过场动画无缝开始的,他希望音乐能够匹配这种流畅的过渡[12]。祖坚正庆和今村贵文共同合作完成了这个音效引擎,其实现间接导致了游戏内曲目数量的增加,以适应变奏和玩家进度。祖坚正庆、今村贵文和石川大树在音乐制作的后期一直在一起调整声音设计和音乐音量,直到临近游戏发布[7]。
Remove ads
由于《最终幻想16》游戏故事缺乏较小的叙事焦点,又涵盖了大规模事件和人物,因此为其创建一个主要的旋律非常困难。因此,祖坚正庆赋予了多个主旋律同等重要的地位,以此强调了不同角色的重要性[4]。祖坚正庆提及其中有两个主题是《寻找火焰》("Find the Flame")和《离开》("Away"),分别与克莱夫(Clive)和约书亚·罗兹菲尔德(Joshua Rosfield)兄弟变身为召唤兽(游戏中反复出现的召唤怪物)时有关。《离开》是一首充满活力且连贯的歌曲,而《离开》则因约书亚第一次变身的场景而被设定为悲伤的曲调[9]。祖坚正庆后来将《离开》定义为原声带的支柱曲目,而《寻找火焰》最初是为游戏的预告片而创作的,后来应今村贵文的要求被纳入游戏中[7]。虽然在游戏中,克莱夫·罗兹菲尔德是主角,但由于剧情原因,祖坚正庆认为他的角色发展依赖于其他角色而没有主线旋律[12]。在创作战斗主题曲时,就像创作其他配乐一样,祖坚正庆保留了常见的音乐元素,以保证战斗曲目共享相同的旋律以保持一致性[8]。由于游戏玩法以动作为基础,且不使用单独的战斗场景,因此当玩家探索、接近敌人和转入战斗时,场地主旋律会有不同的版本,以避免音乐变化的突兀感[9]。
为了营造一种阴郁的氛围,游戏中经常使用男声合唱,特别是在涉及召唤兽的曲目中。召唤兽主题曲几乎都是用古典风格写成的,重点是弦乐和铜管乐器[10]。唯一的例外是“泰坦”(Titan)的战斗主题曲,它采用了摇滚音乐风格[9]。祖坚正庆私下编写了这支主题曲并将其放入游戏中,工作人员最终因为觉得非常适合战斗场景而同意保留它[10]。另一个风格不同的主题是与怪物“堤丰”(Typhon)的战斗,由今村贵文用电子舞曲创作。其中几个召唤兽的主题参考了它们各自角色的叙事和主旋律,例如狄翁·勒萨若和他的召唤兽“巴哈姆特”(Bahamut)的主旋律围绕着悲剧和高贵[9]。在游戏最后部分的配乐,则是为了补充故事的揭示和事件而编写的[12]。
应祖坚正庆的要求,一些主题曲配上了歌词[13]。这些歌曲是在音乐制作中相对较早期就被录制的,由于公司没有可靠的远程录音设置,因此当COVID-19疫情时遇到了录制困难。歌曲的英文版本是首先录制的,由于音调和调性不同,祖坚正庆在匹配制作时遇到了困难。在录制日文版时,祖坚正庆让公司音效团队的成员录制了这首歌[9]。歌词由前广和丰和本地化团队成员迈克尔-克里斯托弗·科吉·福克斯(Michael-Christopher Koji Fox)和约翰·泰勒(John Taylor)共同编写[3][14]。其中最著名的声乐曲目是《胜利主题曲》("Victory Theme"),在早期的系列作品中这支曲子通常是管弦乐。为了在不使用虚构语言的情况下营造出一种异域感,歌词由托米斯拉夫·米尔科维奇(Tomislav Milković)翻译成了古希腊语[3][13]。音乐创作中有一首是吟游诗人的歌曲,由受过训练的歌手和演员以朗读和歌唱的形式演绎,这首歌会根据克莱夫在故事中的进展而发生改变。这些歌曲的演唱非常困难,因为它们需要在多种语言中进行本地化,并需要进行清唱,这导致了音调和节奏上总是出现问题[15]。歌曲的演唱者包括祖坚正庆、福克斯和高桥Baba等[3]。
植松伸夫创作的几首系列中反复出现的主题曲被编入这部游戏的配乐中[3][11]。配乐中反复出现的一个问题是,阴郁的基调与几首重复使用的曲目发生了冲突[11][8]。《序曲》是一首系列中反复出现的主题曲,由于它最初是用大调写成的,为了匹配吉田直树所想要的基调,祖坚正庆将《序曲》重新编排成了小调[11]。《胜利主题曲》也是一样,被使用了男声合唱并重新编排成为具有黑暗基调的版本。在制作过程中,《胜利主题曲》被前后修改了近三十个版本,祖正庆称自己的初稿“非常糟糕”[16]。配乐中真正的问题曲目是反复出现的“陆行鸟”主题曲,它具有既定的轻松活泼的基调。为此,在游戏中没有作为完整的曲目出现,而是作为一个短小的铃声[5]。最终幻想系列中反复出现的主题曲被编排到最终过场动画的曲目《一个新开始》("A New Beginning")中[12]。一些原创旋律也参考了早期《最终幻想》系列游戏中的曲目[9]。
Remove ads
《最终幻想16》的主题曲《望月》由米津玄师创作并演唱[17]。这首曲子是由米津玄师和坂东祐大共同完成编曲[18]。米津玄师和坂东祐大都对这次合作表示高兴和热情,因为两人都是对方作品的粉丝[17]。米津玄师作为最终幻想系列的长期粉丝,当《最终幻想16》宣布制作时感到非常兴奋,并表达了希望为这部游戏创作主题曲的愿望。他的团队联系了最终幻想系列开发和发行商史克威尔艾尼克斯。而《最终幻想16》的制作人吉田直树则在游戏开发的过程中联系到了米津玄师,请他在游戏开发期间参与创作主题曲,而不是在游戏即将发布前仓促完成[19]。在歌曲创作过程中,米津玄师与吉田直树频繁交流,吉田会提供游戏进展和内容的更新[20]。米津玄师不仅阅读了剧本,还在不同开发阶段观看了过场动画。米津玄师早期的歌曲主要集中在流行音乐的表现上,并不重视叙事[21]。与他之前的歌曲相比,米津这次创作的主题曲更加重视叙事,并减少了流行风格的编曲,重心更多地放在叙事上[19]。
米津玄师希望创作一首能给游戏中主人公克莱夫带来希望的歌曲,因为他希望克莱夫在经历了艰苦的人生后能够获得一个幸福的结局[20]。在描述创作过程时,米津玄师表示一开始他依据所了解的故事背景创作了初版demo,并在游玩过预发行版本游戏后对文本和语调进行了修订。歌曲的音调经过调整,以尽可能符合克莱夫在游戏结局时的潜在感受;虽然他摧毁了瓦利斯提娅的母水晶(Mothercrystals),从而在获得了更好未来的同时获得了某种自由,但他也承担了结束一种生活方式并给世界带来苦难的罪恶感[19]。他将这种感觉概括为“一种救赎感,以及一种永远无法治愈的怨恨”。由于游戏的故事重点围绕克莱夫和他的兄弟约书亚,这首主题曲最初也是围绕这种视角创作的[20]。在与吉田直树制作人交谈后,米津玄师觉得女主角吉尔·沃里克(Jill Warrick)的形象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因此这首歌最终集中于男女主角之间的关系,歌词中也提到了两人所看到的望月[19]。标题最初虽然是临时的,但随着开发的结束,米津玄师决定将《望月》作为主题曲的正式名称[19]。
第二首片尾曲是《我的星星》("My Star"),被设定为女主角吉尔的角色主旋律,其基调和歌词更是代表了故事主题的结论[8][12]。《我的星星》由祖坚正庆作曲、Keiko编曲,福克斯用英文填词、前广和丰用日语填词[22]。在游戏制作的测试阶段,并没有计划制作女主角的这首歌曲,但在石川大树和今村贵文的坚持下,最终还是加入了献给吉尔的声乐主题曲。《我的星星》由曾为《最终幻想14》演唱声乐作品的阿曼达·阿肯演唱。与其他为阿肯创作的古典合唱风格作品相比,《我的星星》被写成一种“爵士风格的、柔和的旋律”,祖坚正庆对阿肯是否能完成这一风格感到不确定。尽管如此,他还是邀请阿肯前来试镜,并对她的表现感到震惊,称赞其演唱得非常完美[12]。祖坚正庆还为特定过场动画创作了一个名为《我的女士》("My Lady")的管弦乐版本[8]。他称《我的星星》是游戏原声配乐中令他“感受最深”的一首曲子[12]。
发行
官方原声带专辑《最终幻想16原声带》于2023年7月19日通过史克威尔艾尼克斯的音乐厂牌以实体和数字形式发行。实体版包括七张光盘的标准版本和八张光盘的“终极版”[23]。第七张光盘专门收录了游戏后期与故事相关的曲目,而终极版独有的第八张光盘则包括了一些较短的过场动画曲目以及未使用或测试版的曲目[12]。同年7月6日,制作方发行了一张小型宣传专辑《最终幻想16原声带前奏曲》,其中包含专辑中的6首曲目[24]。曲目《寻找火焰》》于同年6月在游戏发布前公开[23]。这张游戏原声带专辑共收录了199首曲目,涵盖了游戏中出现的大部分音乐,其中一些曲目是由多首小曲目合并而成的[7]。
RPGFan的帕特里克·甘恩(Patrick Gann)对原版曲目以及系列主题曲的编排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不过他觉得八碟装的“终极版”一次性听完有点吃力。他还指出,游戏中采用了多种音乐风格,尤其突出了泰坦战斗主题和《我的星星》[25]。TechRadar的卡特·布塞尔(Cat Bussell)称赞这张配乐专辑是游戏叙事的关键部分,并称其是“年度最佳、最有趣的电子游戏配乐”[26]。游戏评论家们对这张原声带给予了赞扬[27][28][29][30][31],这款游戏也在2023年The Game Awards上获得了“最佳配乐与音乐”奖项[32]。
Remove ads
Remove ads
2023年6月19日,游戏的主题曲《望月》(「月を見ていた」)以数码单曲的形式在网上商店和流媒体平台上发行。这张单曲的封面由米津玄师创作,封面上描绘了基于游戏中一匹角色名为托加尔(Torgal)的狼[18]。这首歌的音乐视频于7月6日发行。该视频由Perimetron乐队的Osrin执导,展示了与歌曲语境相配的由三个互相交织叙事组成的世界[37]。
这张单曲一经推出便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Oricon在两周内录得超过31,000次下载,并在单曲排行榜上名列第一。这是米津玄师第十三首冠军单曲,与Yoasobi并列为最畅销的个人单曲榜首[38]。单曲发行头两天,这张单曲在所有主要发行网站的每日和实时排行榜上均位居第一[39]。日本公告牌将这首歌描述为“一首具有深厚层次音效和情感演绎的动人歌曲”[40]。Push Square的亚当·克莱尔(Adam Klayl)称这首歌是“一首相当冷酷的歌曲”,与游戏的黑暗基调相符[41]。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