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张光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少年從軍,為安西節度使哥舒翰部下士兵,安史之亂,哥舒翰兵敗潼關時,將領王思禮坐騎被流矢射殺,張光晟將自己的戰馬讓給他,但不求答謝就走了,王思禮想答謝他,略記其樣貌,卻找不到他。
王思禮升为河东节度使,代州刺史辛雲京遭受彈劾,王思禮要處罰辛雲京。當時張光晟在辛雲京幕下當兵,找到王思礼,為辛雲京說情。王思礼終於遇到救命恩人,拉着张光晟的手说:“吾有今日,子之力也。求子颇久,竟此相遇,何慰如之?”遂與張光晟結拜為兄弟,並免除辛雲京之罪。思礼表奏朝廷,封张光晟為特进、試太常少卿。後來辛雲京升任河东节度使時,為報答光晟,推薦他为代州(今山西代縣)刺史。
大历十三年(778年),时任代州都督的张光晟率军在羊武谷(今山西原平市北)與回纥展开激战,张光晟大破敌军,回纥逃窜。[1]升迁為单于都护、兼御史中丞、振武军使。建中元年,因為發現回纥使臣突董掳掠大量中原女子,一怒之下決定挑釁回纥。張光晟設宴款待千餘名回纥及其他胡人,酒至半酣,引伏兵突入,大肆殺戮,“死者千余人,唯留二胡归国复命。”事發,回纥政府向唐朝抗議,德宗僅將张光晟降为睦王傅,不久改太仆卿。回纥從此埋怨唐朝。
建中四年(783年)涇原兵變爆發,追隨原盧龍節度使朱泚謀反,拜為使相。朱泚選精兵五千交給張光晟。後來,張光晟見朱沘大勢已去,護衛朱泚逃离后即投降李晟。[2]
李晟認為張光晟有才且诚心投降,拜為上賓,宴會時,二人常同坐。華州節度使駱元光怒曰:“吾不能與反虜同坐。”拂衣而去回营。李晟不得已,将张光晟囚禁於张邸,請求唐德宗赦免張光晟,德宗拒絕,下詔處死張光晟。[3]另一種說法是张光晟欲先往迎驾德宗以争功,反被李晟殺死。[4]臨刑前,張光晟說:“傳話後世,第一莫做,第二莫休”,這是“一不做二不休”的典故。
Remove ads
注釋
延伸阅读
參考書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