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一式37毫米反坦克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一式37毫米反坦克炮
Remove ads

一式37公釐反坦克砲(日文:一式機動三十七粍速射砲)是由日本帝國陸軍所開發的一種反坦克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戰鬥中投入使用[1]

事实速览 一式機動三十七粍速射砲, 类型 ...

歷史和發展

諾門罕戰役之後,九四式反戰車炮日语九四式37mm速射砲的缺點變得非常明顯,有鑑於此,日本帝國陸軍開始研發新型反坦克砲來對抗蘇聯坦克,然而,開發一項新武器總是需要一些時間,所以有了一個臨時措施,那就是把現有的九四式37毫米反坦克砲的砲管加長來增進砲口初速以獲得更好的穿透力,這就是一式37毫米反坦克砲的來源。之後1941年被引進到作戰單位[2],約有2,300門被生產出來。

Thumb

設計

一式37毫米反坦克砲是以九四式37毫米反坦克砲為基礎,稍為加長了砲管[3],正如九四式一樣,此砲有比較低矮的輪廓,由蹲著或是俯臥的姿勢來操作。該砲有一個砲盾來保護砲手,並使用半自動後膛閉鎖水平滑動砲閂。當開火後,砲彈彈殼會自動退出來,填入另外一顆砲彈後,後膛閉鎖會自動關閉。有液簧式反沖機制安裝在砲管下方。該砲有一個分離式拖架,可以開到60度角進行射擊並提高穩定性。能藉由一輛卡車或是一匹馬來拖運[2],透過使用兩片鋼製圓盤車輪並以海綿橡膠包覆著的輪胎。

戰鬥紀錄

由於產量有限,且增長砲管的改進方案僅獲得比九四式37毫米反坦克砲好一點的戰鬥表現[4]太平洋戰爭中,此砲能有效打擊的M3斯圖亞特,但面對後來以M4雪曼戰車作為主力的美軍裝甲部隊顯得力不從心。此砲被佈署在日軍勢力所及之處,不過最主要仍在東南亞地區;而儘管戰鬥效率逐漸低落,該砲仍然服役至二戰結束為止。

相關條目

資料來源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