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丁宝桢
中國清代政治家(1821—1886)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丁宝桢(1821年5月29日—1886年4月21日),鄉試榜名及譜名瓊選,字稚璜,號穉璜,又號佩之,行三,貴州平远州(今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牛场镇人。清朝政治人物,盐业改革者,洋务运动重要成员,官至四川总督。
Remove ads
生平
咸丰三年(1853年)以孝廉入選大挑一等,分發浙江試用知縣,同年中进士,选庶吉士。因母丧回籍,适逢遵义杨隆喜起事,主动变卖家产,募集死士八百,組織鄉勇,保卫乡里。守丧结束,正逢苗族、白蓮教反清运动兴起,巡抚蒋霨远奏请将其留军,特旨授编修,增募至四千人,收复平越、独山诸城。
咸丰四年(1854年)至六年(1856年)間參與鎮壓平遠、獨山等地白蓮教和苗族舉事。
同治二年(1863年),擢升山東按察使,次年遷任布政使,奉僧格林沁命進攻白蓮教起義軍宋景詩,并参与镇压捻軍。僧格林沁在曹州陣亡后,宝桢受到牵连,得朝廷恩旨以留任。山东巡抚阎敬铭欣赏其才能,于是乞休,举荐丁宝桢接替自己成为巡抚。宝桢因镇压捻军数次被嘉奖,加太子少保。
同治八年(1869年),因慈禧太后的寵宦安德海私自出巡,違反祖制,於是丁寶楨把安德海的違法行為上奏慈安太后,得慈安太后支持後将安德海及其随从全部就地正法于济南,得名于時。[2]
光绪二年(1876年),宝桢署理四川总督,创设四川机器局。維修都江堰,改革鹽法,籌划西南邊防。但任内也因顾忌后任山东巡抚文格查到自己任内的把柄,因此虽然知道到任前四川发生的“东乡血案”,但并未秉公处理,最后因曾任四川学政的张之洞上奏慈禧重查冤案,最后丁宝桢被控犯渎职包庇罪,交刑部议处,从一品也降为四品。[3]
光绪十二年四月二十一日(1886年4月21日),丁寶楨病逝於任上,享壽六十六歲。追赠太子太保,谥文诚,并在山东、四川、贵州建祠祭祀。
Remove ads
著作
- 《丁文誠公奏稿》
其他
影视形象
- 1988年中国大陆电视剧《丁宝桢》,4集,高惠彬 饰。
- 2023年中国大陆电视剧《丁宝桢》(又名:民为天之丁宝桢),27集,马少骅 饰。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清史稿/卷447 丁宝桢
延伸阅读
[编]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