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三軍總醫院
臺灣臺北市醫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三軍總醫院(簡稱三總),成立於1946年的中華民國軍醫院。1983年正式成為國防醫學院(今國防醫學大學)的教學醫院[註 1]。目前是中華民國唯一「醫學中心」級的軍醫院。除對中華民國國軍官兵及眷屬提供醫療服務和因應國防和軍事需求的醫學研究外,也以「三軍總醫院附設民眾診療服務處」名義對一般大眾提供醫療服務。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9年10月12日) |
Remove ads
歷史
臺灣戰後時期,於1946年將「日本台灣陸軍病院南門病室」(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與附近地區)改編為臺灣陸軍醫院,以吳國興上校為院長,並接管日軍北投病室。臺灣戰後時期多次改制,1949年改制為聯合勤務總司令部第五總醫院。此後醫院名稱編制更動,1950年改組為陸海空軍第一總醫院,1955年,改稱陸軍第一總醫院,1960年再改為陸軍第八〇一總醫院,1967年將北投分院獨立為八二一醫院。直至1968年5月,改組為「三軍總醫院」,並由小南門旁遷建至今汀洲院區(原臺北市戰前規劃的大型都會公園之八號公園),與1949年在台復校之國防醫學院形成一塊完整的教學醫院及醫學院。
1980年代,國防醫學院三軍總醫院尋求新院區,並選定臺北市內湖區原陸軍工兵學校校地作為新院區。新建工程於1990年動工,1999年完工,並搬遷至內湖院區。汀洲院區保留門診和急診,病房轉型為護理之家及呼吸照護病房(RCW)。原汀州院區的閒置土地,成為臺北市替代役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水源校區。
2000年代國軍精實案政策下,2004年收併國軍基隆醫院為三軍總醫院附設基隆民眾診療服務處,一般民眾稱為「基隆三總」或「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2005年收併國軍徐州路門診中心為三軍總醫院臺北門診中心;2006年收併國軍澎湖醫院為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一般民眾稱為「澎湖三總」。2013年配合中華民國國防部「醫療機構整合」計畫,國軍北投醫院和國軍松山總醫院整併入三總,改為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和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2015年1月1日基隆民眾診療服務處改為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
2025年8月配合國防醫學院升格改制國防醫學大學,機關全銜由國防醫學院三軍總醫院正式更名為國防醫學大學三軍總醫院。
Remove ads
人員及編制
三軍總醫院醫師之組成大部分來自於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生,少部分來自於其他醫學院校醫學系畢業生。造成此一情況原因是該院醫師分為軍職及文職,此兩種身分的缺額是固定的。但需注意的是,並非軍職醫師就一定是國防醫學院出身,部分非國防醫學院出身之軍職醫師是來自於民間召募醫學系畢業之志願役軍官,而軍階停年屆滿的軍職醫師也可能轉換為文職醫師繼續聘用。該院院長一般而言為擁有少將軍銜之主治醫師擔任,不再具有國防醫學院副院長職銜,而是由該院執行官擔任國防醫學院副院長職銜。
相較於醫師,該院藥師、護士、護理師、醫檢師、放射師、治療師等雖然亦列為廣義之國軍人員,但多數為文職身分。值得一提的是,該院早期之勤務員亦多有軍職身分(大部分為士官);然現多數勤務員以外包之人力公司為主,留存下來之老士官已是少數。
歷任院長
組織架構
- 院長
- 院長
- 教學副院長
- 研究副院長
- 資訊副院長
- 行政副院長
- 行政單位
- 主計室
- 職業安全衛生室
- 民診處
- 教學部
- 衛材補給保養室
- 醫務企劃管理部
- 醫務企劃管理部醫勤室
- 政治作戰主任室
- 醫學研究部
- 醫學資訊室
- 醫學資訊室病歷資訊組
- 品質管理中心
- 外科部
- 泌尿外科
- 胸腔外科
- 創傷醫學科
- 整形外科
- 一般外科
- 大腸直腸外科
- 小兒外科
- 心臟血管外科
- 實驗外科
- 內科部
- 心臟內科
- 血液腫瘤科
- 胃腸肝膽科
- 風濕免疫過敏科
- 胸腔內科
- 腎臟內科
- 感染及熱帶醫學科
- 新陳代謝科
- 整合醫學科
- 小兒及婦產部
- 小兒科部
- 婦產部
- 重症醫學部
- 燒傷暨重症加護中心
- 心臟加護中心
- 心臟血管外科加護中心
- 創傷醫學科暨綜合加護中心
- 內科加護中心
- 內科第二加護中心
- 小兒暨新生兒加護中心
- 外科加護中心
- 神經外科重症加護中心
- 腦中風暨神經重症加護中心
- 三五隔離病房暨加護中心
- 中醫部
- 牙科部
- 口腔診斷科
- 口腔顎面外科
- 口腔贋復科
- 牙髓病科
- 牙周病科
- 牙體復形科
- 齒顎矯正科
- 家庭牙科
- 兒童牙科
- 植牙中心
- 皮膚科部
- 耳鼻喉頭頸外科部
- 喉科及頭頸外科
- 耳科
- 睡眠外科
- 移植醫學部
- 心臟移植團隊
- 肺臟移植團隊
- 肝臟移植團隊
- 腎臟移植團隊
- 胰臟移植團隊
- 眼角膜移植團隊
- 組織移植團隊-骨科
- 組織移植團隊-整形外科
- 放射診斷部
- 放射腫瘤部
- 放射治療科
- 放射物理科
- 急診醫學部
- 急診內科
- 急診外科
- 災難醫學科
- 毒物中心
- 家庭暨社區醫學部
- 健康管理中心
- 國際醫療中心
- 職業醫學科
- 老年醫學科
- 日間照顧中心
- 核子醫學部
- 核子製藥科
- 病理部
- 外科病理科
- 一般病理科
- 實驗病理科
- 法醫中心
- 神經外科部
- 神經科部
- 中樞神經科
- 一般神經科
- 腦血管科
- 周邊神經科
- 骨科部
- 一般骨科
- 創傷骨科
- 運動醫學科
- 脊椎骨科
- 眼科部
- 一般眼科
- 視覺功能科
- 視網膜科
- 視力保健科
- 青光眼專科
- 視網膜專科
- 角膜專科
- 葡萄膜專科
- 眼整型專科
- 小兒眼科專科
- 眼神經專科
- 屈光調節專科
- 麻醉部
- 一般麻醉科
- 心胸麻醉科
- 疼痛治療科
- 麻醉恢復室
- 外科加護中心
- 復健醫學部
- 物理治療科
- 職能治療科
- 心肺復健中心
- 早期療育中心
- 精神醫學部
- 營養部
- 臨床藥學部
- 臨床藥學科
- 調劑科
- 藥事行政科
- 藥事科技研發科
- 護理部
- 其他專科
- 睡眠醫學中心
- 人體試驗審議會(IRB)
- 中暑防治中心
- 正子斷層造影中心
- 殺防治中心
- 血友病照護及研究中心
- 社會服務室
- 高壓氧中心
- 臨床試驗中心
- 實證醫學中心
- 癌症防治科
- 臨床病理科
- 醫學美容中心
- 藥事審議會
- 藥酒癮防治中心
- 人體生物資料庫(BIOBANK)
- 護理之家
- 呼吸照護病房
- 精準醫學暨基因體中心
- 創新育成中心
- 微量元素研究中心
- 再生醫療中心
- 減重代謝暨消化系微創手術中心
- 營養治療審議會
- 受試者保護中心
- 數位醫療中心
- 感染管制中心
- 運動醫學暨智能恢復中心
Remove ads
院區與分院

等級為醫學中心,院址為臺北市內湖區成功路二段325號,設有門診、急診、住院,院區內有公車站,並有免費接駁車(來往汀州院區、捷運昆陽站、捷運松山站、基隆分院)。

院址為基隆市仁愛區孝二路39號2樓(忠孝大樓),設有門診。
等級為地區醫院,精神科專科醫院,院址為臺北市北投區新民路60號精神科專科醫院,設有精神科門診、精神科急診、精神科住院、家醫科門診。
參見
註釋
参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