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
2013年开通的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是一条由上海地铁运营的连接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龙阳路站至滴水湖站的地铁线路,西北至东南走向,全长58.962公里,共设13座车站,于2013年12月29日通车运营。
Remove ads
概览
16号线为上海一条轨道交通路线,在规划与建设时曾被称作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上海轨道交通21号线(此线路与现今建设中的21号线并无关系),北起龙阳路站,经罗山路、周浦镇、航头镇、新场镇、宣桥镇、惠南新城至滴水湖站。全长58.962公里,其中地下线路长13.694公里,高架线路长45.268公里;共设站13座,其中地下站3座,高架站10座,最大站间距10.625公里,最小站间距2.558公里。设川杨河定修段(与11号线、13号线共址)及治北停车场、3座主变电站(分别位于罗山路、惠南、临港北)、1座控制中心(纳入隆德路控制中心与11号线、13号线共址统一调度管理)[2],工程总投资约181.6亿元[3]。其中书院至惠南东区间为目前上海轨道交通两站之间最长区间。罗山路站至滴水湖站长52.850公里,于2013年12月29日建成通车[4],而龙阳路站至罗山路站于2014年年12月28日启用。列车最高时速120公里,使用A型车,三轨受流(亦設有受电弓)。
16号线的线路标识色为 PANTONE 3255C(C=44 M=0 Y=30 K=0)[5]。
Remove ads
早期规划
在2000年的规划中,16号线为11号线的南段,从三林一直延伸至临港新城,并存在至惠南的支线。由于线路长达超过120公里,为了解决线路过长及车站数目过多等问题,便独立成为临港线,计划采用低速磁悬浮制式。上海磁浮中心与上海电气集团联合立项,在上海投资2.5亿建设中低速磁浮试验线。2005年11月22日,低速磁悬浮试验线路正式开工建设[6]。2006年底,上海中低速磁浮试验线建成,同时完成了车辆组装与调试。轨道长1.5公里,横跨妙香路,满足列车100公里每小时的运行速度要求。2008年11月,上海低速磁浮线上实现三节连挂列车85km/h速度试验运行,同年12月,上海低速磁浮试验线实现了列车的101km/h试运行速度[7],但此时的公示中已经改回了轮轨制式。
运营组织
16号线在最初设计上,安排了普通车(站站停)、大站车、直达车三种运行模式[3]。运行初期采取普通车和大站车结合的模式开行[8]。当前实际运营时间为,普通车全程57分钟,大站车全程46分钟,直达车34分钟。
自2013年12月29日起开行的大站车停靠羅山路站、新場站、惠南站以及滴水湖站。于工作日早晚高峰期间开行,每天16对。后于2014年1月30日暂时取消大站车,站站停普通列车运行间隔从原来的20分钟缩短到10分钟左右[9]。2016年3月21日起,16号线恢复大站车运营模式[10][11][12],并将运行范围扩大到龙阳路站,运营时间覆盖到工作日和节假日。但此时大站车的运营并未包括工作日早高峰开往龙阳路方向的通勤班次。2018年11月16日起,增加临港大道站为大站车停靠点[13]。2020年6月18日,16号线启用新运行图,逢工作日开行直达车,只停靠端點兩站,共四班,单程运行时间37分钟。2021年12月29日,直达车运行时间缩短至34分钟[14]。
2021年11月12日起,16号线试行列车在线解编、连挂。解编和连挂均于龙阳路站1号站台完成[15]。信号系统供应商卡斯柯称,先前的试验中曾进一步尝试过“3+3+3”在线联挂解编[16]。
Remove ads
车辆
16号线列车现时采用A型车6节编组,设计时速120 km/h,为VVVF交流传动,设计寿命30年。
列车编组符号意义:
- TMc/MTc-带驾驶室的半动半拖车
- M-不带驾驶室的动车
- Tc-带驾驶室的拖车

车站一览

- 凡例
- 普通车停靠所有车站,●为大站车、直达车停靠车站。
普通车停靠航头东、野生动物园、惠南东、书院、临港大道时可按需求进行待避,让大站车超越。普通车停靠罗山路时可按需求进行待避,让直达车超越。
时刻表
更新日期:2023年10月31日
Remove ads
直达车仅在工作日开行。
历史
争议
自16号线剩余段于2014年开通以来,工作日早晚高峰拥挤不堪。地铁运营方表示,这是因为工作日16号线的潮汐现象非常严重[40]。而外界则认为地铁列车仅3节编组才是根本原因。后续,地铁运营方为缓解车厢拥挤,16号线拆除部分车厢座椅增加载客量[41]。同时地铁运营方在部分站点采取了限流措施,另外调整了调度,使得工作日龙阳路站与惠南站之间的运行间隔缩短。面对抱怨,轨交运营方表示最初16号线为“旅游专线”进行设计,同样被质疑为16号线沿线的大型居住基地早于16号线启动建设。而在16号线开通前,地铁方也通过新闻媒体发布了“分分钟三节变六节”的报道,来回应社会各界对16号线三节编组是否能满足高峰运输需要的担忧。对于增能的延误,地铁方开始用“16号线欲增开班次、加挂车厢,则涉及信号系统、运营、安全测试、演练等一系列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的说法来解释,逐步增加了6节编组车辆[42]。
16号线的设计时速为120公里/小时,实际地上区间最高运行速度约100公里/小时。站站停列车的全程行驶时间不断拉长。 同时,16号线还容易受大雾影响进一步限速。上海地铁运营方解释称,之所以16号线限速,主要是由于该线路时速快、行驶中对瞭望的要求高,因此遇到大雾、强对流等天气都需要及时限速[43]。2021年12月29日,直达车列车运行速度达到120km/h。
16号线通车之初开行了“大站车”,但2014年1月30日宣布暂时取消,只开行站站停列车并缩短运行间隔。对于新场、惠南、滴水湖等原来大站附近的居民,暂停“大站车”后出行用时略有拉长。家住临港的王先生表示,他已习惯6点半左右从滴水湖坐“大站车”到罗山路换11号线,现在坐站站停列车要多花15分钟以上。而16号线项目方人士表示,根据近期客流特征及乘客需求,目前暂时取消了“大站车”。一旦客流变化大乘客需求增加,“大站车”还会再回来,届时有望尝试“一站直达”等新模式。全天站站停模式,“需要开行一段时间接受乘客检验。而大站车再开行,需要凭借丰富的客流数据作为依据,但应该不会太久。”地铁运营方一名工作人员透露,大站车”“再回来时应该更优化,在新车到位、增能,甚至考虑调整大站站点后,16号线再开行大站车时将相对更合理[44]。2016年3月21日,16号线“大站车”模式重启运营[45]。2023年3月14日起,时间变更[46]。同年10月31日起,时间再次变更[47]。
2015年2月7日,一则有关16号线列车断裂的微博引来网友热议。随即上海地铁表示,“上海地铁16号线由于车钩问题在行驶途中断掉了”其实是网友的讹传。微博照片上断开的列车其实位于车辆段内,正在接受相关性能测试及工作演习,为列车扩编做准备[48]。实际上车钩断裂是测试中的意外,当时正在进行4列车连挂救援实验,其中编号为1602的列车突然紧急制动,而其他三列正常运行,导致1602号列车的车钩以及贯通道被拉断。[來源請求]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