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国哲学的合法性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自19世纪引入中国哲学学术研究以来,关于古代中国哲学家是否能够被视为哲学家的争论一直存在。[1] 胡适冯友兰等人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引起了对中国哲学的日益关注,同时激发了这一领域的创立,直到那时尚未被明确定义或详细讨论。[2]

冯友兰曾对“中国的哲学”和“中国土地上的本土哲学”进行区分。关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的争论主要涉及中国的本土哲学。[3] 这些争论的核心焦点包括:传统中国思想中是否存在“哲学”这一学科;该学科所涉及的主题和问题是否存在于中国思想中;以及现在已确立的中国哲学学科是否真正可以被认为是中国的。这些争论引发了关于哲学及其学科性质的更广泛讨论。[4][5]

儒家正统

儒家正统是关于“中国哲学史”的历史观念。这一概念与西方哲学有所不同,因为西方哲学强调了教义的连续传承。[6]

中国哲学学科

反对中国哲学合法性的论点

黑格爾認為:「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7]

費德西認為,「哲學」作為「西方」文化的產物,其核心是科學和理性;在這個意義上,並沒有中國哲學;交代一切闡釋中國哲學的努力,都表現為一種悖謬;一方面這種解釋無一例外地都以西方哲學為尺度,因此所建立的中國哲學就不是純粹中國的,另一方面所有這征解釋卻都宣稱一種獨立於西方傳統的中國哲學。[8]

支持中国哲学合法性的论点

中國哲學合法性被質疑後,促進了「當代中國哲學」的發展。

當代新儒家

李明輝認為,他在大學裡講授「哲學概論」時,最頭痛問題是「哲學」的定義問題,中國哲學和西方哲學本身對哲學定義問題爭論不休。然而,他認為無論就內容、範圍、還是問題意識而言,「哲學」在西方都是不斷變化與發展的概念。而且,儘管「哲學」一詞非中國固有的名詞,而是由西方借用到中國的,亦不能證明中國人過去不會作哲學思考。[9]

當代新道家

陳鼓應認為,黑格爾所質疑的只是孔子。而按照韋伯所定義:「哲学是对自然界的全部的研究,是期望对事物作一个普遍性的解释。​」陳鼓應提出了道家主幹說,認為中國哲學應以老子為先,孔子為後。且老子說了普遍的東西,符合韋伯的定義。[10]

中国哲学合法性的危机

最终分析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参见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