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国返回式卫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国返回式卫星
Remove ads

中國的返回式衛星系列,代号FSW汉语拼音Fǎnhuí SWèixīng),自1966年開始研制、1975年首次成功返回起,已發射了25次,其中24颗返回式卫星顺利入轨,23颗成功回收。是中國發射數量最多的一種人造衛星,亦是最成功的航天计划之一。中國是繼美國、前蘇聯後,第三個有能力自行研發及發射返回式衛星的國家。中國對外一向不強調衛星的軍事用途,但明顯的這類對地觀測衛星具有軍事價值。而解放軍亦將此系列的遥感衛星稱為“尖兵(JB)”系列。而神舟系列載人飛船正是由返回式衛星系列所累積大量經驗為基礎而發展出來的。

Thumb
中国返回式卫星模型

所有中國的返回式衛星皆於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

返回式0号(尖兵一号)

是中國研製的第一種返回式遥感衛星型號,主要用途為國土資源普查。1974-1987年间发射10次,9次成功发射与回收,在轨时间3-5天,胶片地面分辨率10米,用于地面固定目标的发现与识别。01批4颗為试验型。採用了棱镜扫描全景相机,獲得第一批對地攝影相片,但解析度較低,且畸變嚴重。衛星採用模擬式三軸穩定控制系統,但沒有軌道控制系統,因此軌道衰減較快,留軌時間短,亦影響了返回落點的精度。

返回式1号(尖兵一号甲)

Thumb
尖兵一号甲回收舱
Thumb
尖兵一号甲光电遥感器

主要用途為攝影測繪。相比於要求高分辨率的照相偵察,攝影測繪所需的圖像側重較高的幾何精度與較小的畸變,以符合定位與製作地圖的要求,因此採用了畫幅式大幅面相機,分辨率為10~20米。衛星採用數字式三軸穩定控制系統,但亦沒有軌道控制系統。1987-1993年间发射5次,4次成功回收。在轨时间8天。该型号前两颗星获得的目标定位信息使得中国第一代战略导弹武器系统真正形成了战斗力。

返回式2号(尖兵一号乙)

第二代返回式國土普查及遙感衛星,採用直接掃描式全景相機或稱為節點式全景相機,攝影分辨率達4米。並開始利用剩餘的載荷能力搭載其它空間實驗。衛星採用數字式三軸穩定控制系統,並設有軌道控制系統,能每隔數天調整軌道,因此留軌時間得以延長,返回落點精度亦能提高。1992-1996年间发射3次,均成功回收。在轨时间15天,胶片地面分辨率2.5米。其任务由尖兵三号传输型卫星接替。

返回式3号(尖兵四号)

第二代返回式照相测绘卫星,2003-2005年间发射3次,均成功回收。在轨时间18天,对地面固定目标定位精度十几米,满足了第二代战略导弹目标定位精度需求。

返回式4号(尖兵二号)

第一代返回式照相详查卫星,2004-2005年间发射2次,均成功回收。在轨时间27天,胶片地面分辨率0.5米,实现了亚米级成像技术的飞跃。该型号卫星的任务已由尖兵六号传输型卫星接替。

中國歷代返回式遥感衛星主要參數比較

更多信息 FSW-0, FSW-1 ...
Remove ads

中國返回式衛星歷次任務一覽(按時間排列)

更多信息 衛星序號, 發射日期 ...
Remove ads

参考書籍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