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國國民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1981年会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國國民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Remove ads

中國國民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簡稱十二全大會,1981年3月29日至4月5日在臺灣臺北市北投區陽明山中山樓舉行。出席代表991人,列席代表512人。蒋经国主持大会。該次大會主要通過了「貫徹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案」以及「積極地與黨友聯絡,永久地與民眾共同前進」的「中國國民黨黨章修正案」。時任中華民國總統蔣經國於此次大會上蟬連中國國民黨主席一職。[1][2]

事实速览 中国国民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日期 ...

為了應對中國共產黨之統戰策略成立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

大会推举蒋经国连任主席。除蒋介石聘任的宋美龄、张群、何应饮、陈立夫、薛岳、顾祝同、连震东、余井塘、裴鸣宇、王世杰、孙连仲、黄季陆、陈雪屏、李寿雍等92人继续连任中央评议委员外,蒋经国又聘请陈淑英、周至柔、张其昀、黄杰、刘季洪、徐庆钟、张宝树、谷凤翔等一百三十五人为中央评议委员, 并指定宋美龄、张群、何应钦、陈立夫、薛岳、顾祝同、杨亮功、余俊贤、周至柔、连震东、余井塘、戴炎辉、刘季洪、张其昀、 黄杰、张宝树等为第十二届中央评议委员会议主席团主席。大会推严家淦、孙运璇、谷正纲等150人为中央委员,推黄镜蜂、潘焕昆、胡木兰等七十五人为候补中央委员、

4月6日,中国国民党十二届一中全会在台北召开。蒋经国主持会议,出席、列席六百多人。会议通过了由蒋经国提名的27名中央常务委员人选:严家淦、谢东闵、孙运璇、谷正纲、 黄少谷、倪文亚、袁守谦、马纪壮、李国鼎、高魁元、宋长志、 赵聚饪、王惕吾、王升、李登辉、俞国华、余纪忠、林洋港、沈昌煥、邱剑焕、洪寿南、蔡鸿文、林金生、辜振甫、闫振兴、曹圣芬、林挺生等,推蒋彦士为中央委员会秘书长,吴俊才、陈水逢、陈履安为副秘书长。

Remove ads

大會籌備工作

Thumb
時任中國國民黨主席蔣經國發表致詞

1980年10月29日,第十一屆中央常務委員會第一九〇次會議通過於民國七十年三月二十九日青年節在陽明山中山樓中華文化堂舉行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並與1981年1月8日經中央委員會發出通告。

中央隨後成立了以蔣彥士為主任委員的大會籌備委員會,統籌籌備工作。

代表統計分析

十二全大會代表共八百六十一人,其中分為臺灣復興基地各黨部代表,海外黨部代表與大陸地區代表。

臺灣復興基地各種黨部產生代表五百七十一人,分別產生自臺灣省黨部、臺北市黨部、高雄市黨部、中央民意代表黨部、北部、中部、南部知青(孔知忠)黨部、國軍退除役官兵(黃復興)黨部、凱旋(王師凱)黨部、金馬特派員辦公處、公路、鐵路、電信、郵政、航運、新聞及生產事業黨部。一共571名代表中,男性占89.84%,本省籍者253人,外省籍及金門籍者318人,平均年齡48.5歲,以行政,教育及民意代表居多。

海外黨部產生代表二百二十人,其中一百六十三人系選舉產生,男性占94.09%,本省籍者20人,外省籍者200人,其中廣東省籍代表就有107人,平均年齡50.2歲,以工商業人士居多。

大陸地區產生代表七十人,其中有敵後代表,前進基地代表,中央政府各情報及治安單位代表以及身在復興基地之邊疆代表,本省籍1人,外省籍59人。

Remove ads

貫徹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国民党十二大的中心议题是“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蒋经国在开幕式的讲话中,要求全党“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汇集全民智慧力量,赢得最后胜利”。为此, 会议通过了《大陆情势与大陆工作报告》和《贯彻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案》等议案。(二)为了实现“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大会强调要加强台湾建设,加强国民党的领导。大会通过了《贯彻复兴基地民生主义社会经济建设案》、《复兴中华文化,贯彻民主法治,促进政治建设案》、《强化党的组织,加强党的行动,激励全党同志服务牺牲精神,结合全民心力案》等议案。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