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沙群島
中國所定義的南海四大群島之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沙群島,1946年之前中華民國官方称南沙群岛,是南海上的四大群島之一,位於西沙群島東南約100公里、東沙群島西南遠方、南沙群島北方,主要島嶼為黃岩島。但嚴格來說,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控之黃岩島外,中沙群島大部分只是一群沒有露出水面的珊瑚礁石。
中沙群島正如南海上其他島嶼一樣,鄰近海域有豐富漁產,還可能有石油及天然氣等資源。因為淺灘危險,所以鄰近海域航行困難。目前中沙群島沒有常住居民,除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中華民國及菲律賓都聲稱擁有中沙群島的主權,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於2012年起實際控制中沙群島唯一露出水面的黃岩島至今,是中沙群島鎮政府的所在地,並由中國海警巡駐。故基本就等於控制該群島[1][2]。而中華民國之中沙群島管理權責單位為海巡署;菲律賓則歸屬三描禮士省管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沙群島行政上由海南省三沙市西沙区代管。
Remove ads
歷史
明代《鄭和航海圖》中有「石星石塘」,據推測是指中沙群島[3]。海圖有一條針路航線從石星石塘以北通過。
1748年9月12日一艘英国商船斯卡伯勒號在今黄岩岛触礁,为了纪念这一事件,英國將其命名为斯卡伯勒礁(英語:Scarborough Shoal)。[4][5]18世紀末的西方海圖已經標示了斯卡伯勒礁的經緯度[6],中沙群島其餘的暗礁則標註其水深,被稱為Macclesfield。
19世紀時,英國東印度公司水文師詹姆士·霍尔斯堡的《印度指南》用精密手表精確測量各暗礁的經度。[7]。
-
《武備志》中《鄭和航海圖》標出「石星石塘」
-
1734年出版的《維拉德地圖》上標示Panacot
-
1771年,英國出版的海圖,標註斯卡伯勒礁(Scarboro)的位置和兩個過去錯誤的經度,也畫出巴拉望島以西三個無名島礁
清代谢清高於1820年出版《海录》,把中沙群岛称作「红毛浅」。
1946年9月13日,中華民國政府行政院將三十年代命名的“南沙群島”改名為“中沙群島”,而“團沙群島”則改名為南沙群島。內政部編制《南海諸島新舊名稱對照表》,於1947年11月正式公佈[8][9],並在官方地圖上標示。
中沙群島及附近水域目前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控制,並由海軍巡邏及駐守。
Remove ads
红毛浅地名考证
红毛浅是清代对中沙群岛的称呼。红毛为亚洲多个地区对西洋人(白人)的称呼,可见于粵语、闽南语等。尤其是荷兰航海者,为拓展到东亚的航道,惯常选择经过中沙群岛航行,以避免走与其敌对的其他西方国家的航线。
“ | 在南海中,海舶由往广东者,走内沟,则出万山后,往西南行,经琼州,安南至崑仑。又南行约三四日到地盆山,万里长沙在其东。走外沟,则出万山后,向西南行少西,约四五日经红毛浅,有沙坦在其中,约宽百余里,其极浅处止四丈五尺,过浅又行三四日到草鞋石,又四五日到地盆山,与内沟道合,万里长沙在其西。沟之内外,以沙分也。[10] | ” |
《海录·沙喇我》记载:
“ | 沙喇我国在麻六呷西北。由麻六呷海道顺东南风二三日经红毛浅,下有浮沙,其水不深,故曰浅。[11] | ” |
韩振华在《七洲洋考》中引用了广东梅州人俞昌会於1842年编撰的《防海辑要·海国图》:
“ | 七洲洋是一个大洋,它的东面是小吕宋(今菲律宾群岛),它的南面是尖笔两(今淡美兰群岛),它的西面是长沙(古帕拉塞尔群岛),长沙尾部是草鞋石(今越南胡志明市东部海面的鞋岛Hòn Hải,Pulo Sapate,位于北纬9°44',东经109°12'),它的西北面是红毛浅(殆指中沙群岛),它的正北面是万山(今广东省珠江口外的万山群岛),它的东北面是澎湖(今台湾省澎湖群岛),在这个范围内的大洋,就是七洲洋。[12][13] | ” |
Remove ads
分布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