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丹·希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丹尼爾·格拉夫頓·希爾四世(英語:Daniel Grafton Hill IV[1],1954年6月3日-)是加拿大流行歌手和詞曲作家。他憑藉兩首國際熱門歌曲《Sometimes When We Touch》、《Can’t We Try》以及Vonda Shepard二重唱的歌曲,以及許多其他在加拿大和美國上榜的單曲。他也成為一名詞曲作者,為喬治·本森席琳·迪翁等藝術家創作了熱門歌曲。

事实速览 丹·希爾Dan Hill, 出生 ...
Remove ads

早期生活

希爾出生於多倫多,父親是社會科學家、公務員丹尼爾·G·希爾,母親是社會運動家唐娜·梅·希爾(娘家姓本德,1928年-2018年[2]),也是作家勞倫斯·希爾和已故小說家卡倫·希爾的哥哥。他的音樂天賦從小就顯露出來,十歲生日後不久他就得到了第一把吉他。高中期間,他在音樂會和咖啡館唱歌和表演。希爾一度為安大略省政府工作,負責分揀郵件和運送物資,晚上則在河船上表演。高中畢業前,他在兒時好友馬特·麥考利的幫助下錄製了一張試聽帶,馬特後來成為了著名的作曲家和編曲家。1972年他與RCA簽約,該公司在隔年發行了一首單曲,但對他的事業發展沒有太大幫助。[3]

事業

总结
视角

他繼續與麥考利一起錄製唱片,並成功打破了RCA唱片的合約並與加拿大獨立唱片公司GRT 唱片簽約。1975年,他們發行了他的第一首加拿大熱門單曲《You Make Me Want to Be》,隨後他又發行了第一張專輯《Dan Hill》。

1977年,希爾錄製了民謠《Sometimes When We Touch》。他也為同年的專輯《Longer Fuse》創作了歌詞並得到了Barry Mann的協助作曲,該專輯作為單曲發行。這是希爾最熱門的歌曲,在美國Billboard Hot 100上最高排名第三,在加拿大RPM單曲榜上排名第一,希爾也因此在《The Merv Griffin Show》和《The Mike Douglas Show》上露面。1978年,蒂娜·特納在她的專輯《Rough》中翻唱了這首歌。

他的另一首熱門歌曲是《It’s a Long Road》,這首歌是他為1982年的動作片《第一滴血》錄製的。1985年,他成為在北極光樂隊的慈善單曲《Tears Are Not Enough》中演出的眾多加拿大表演者之一。雖然他在他的祖國加拿大有很多熱門歌曲,但是後期單曲在美國卻表現不佳;在美國繼1978年末的《讓歌曲永存》之後,他幾乎十年都沒有登上《公告牌 (雜誌)》任何一首單曲排行榜。

1987年,希爾帶著與當時還不為人知的Vonda Shepard(她的姓氏在唱片公司被誤寫為“Sheppard”)二重唱的四十大金曲《Can't We Try》重返《告示牌》百強單曲榜。這首歌在百強單曲榜上最高排名第6位。 他的熱門歌曲《Never Thought (That I Could Love)》也接近進入前40名。雖然在《Never Thought》之後他再沒有歌曲進入百強單曲榜,但是兩張唱片都在成人當代歌曲排行榜上名列第二,並為希爾奠定了基礎,直到1991年的《I Fall All Over Again》他又有三首歌曲進入美國成人當代歌曲排行榜前十。

1996年,希爾因擔任席琳狄翁專輯《Falling Into You》的聯合製作人而獲得葛萊美獎。2021年,他將入選加拿大詞曲作者名人堂。[4]

希爾是20世紀70年代從咖啡館和其他小場所湧現出來的新一代加拿大歌手和詞曲作家之一,連同布魯斯·考克本和默里·麥克勞克蘭等人一樣,屬於在加拿大流行文化中佔據突出地位的一代。除因在席琳·迪翁的《Falling into You》中合作而獲得格萊美獎外,他還獲得了五項朱諾獎和其他著名獎項。[5]1994年,加拿大喜劇電影《瓦瓦以南》以前往希爾音樂會的公路之旅為主題。儘管近幾十年來他的演出次數較少,他也在2007年參加了CBC Radio 節目《The Vinyl Cafe》的巡迴演出。

希爾是作家保羅·誇林頓的終生摯友,兩人也偶爾以民謠音樂二重奏組合的形式一起演出,被稱為誇林頓/希爾。[6] 兩人最後一次合作,是一首關於死亡的歌曲《你準備好了嗎?》,這幅作品完成於2010年初誇林頓去世前十天,後來被拍成電視紀錄片《保羅·誇林頓:音樂人生》。[6]

2009年,拳擊手曼尼·帕奎奧在《吉米·坎摩爾秀》上演唱了《Sometimes When We Touch》一曲,此後希爾與這位拳擊手成為了朋友。希爾後來幫助帕奎奧在洛杉磯好萊塢的國會錄音室錄製了這首歌的一個版本。[7]

他的職業生涯摘要於2021年出版,增加了一些細節:[4]

“在整個1990年代,他專注於那個時代最傑出的歌手的筆寧歌詞,包括布蘭妮·斯皮爾斯(Britney Spears),後街男孩和雷巴·姆凱蒂爾(Reba Mcentire)……他回到了他的歌手兼作詞人的根源,上面有2020年的單曲“關於黑人生活?”尚未發布的錄音室專輯“在這裡的另一面”的一部分。

加拿大詞曲作者名人堂(CSHF)於2021年2月10日宣布丹·希爾(Dan Hill)的入選。[8]

Remove ads

個人生活

丹·希爾與貝弗利·查普林離婚並且有了新伴侶。他與前妻育有一子大衛。[9][10][11][12] 一些消息來源錯誤地稱他與美國鄉村歌手菲絲·希爾結婚,她的姓氏源自她與一位與他無關的納許維爾唱片公司高管(也叫丹尼爾·希爾)的第一次婚姻。[13]

2009年初,希爾出版了《我是我父親的兒子:愛與寬恕的回憶錄》(ISBN 978-1-55468-190-7),講述了他的童年以及他與傑出父親的關係。[14] 和他的父親一樣,希爾被診斷出患有糖尿病。希爾在一場音樂會前從醫生那裡得知,他被診斷出患有前列腺癌。[15]

希爾在2008年2月14日的《麥克林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題為“每個父母的噩夢”的文章,講述了他兒子帶回家的朋友給他帶來的恐懼。[16] 2008年3月14日,加拿大廣播公司電視台的《The National》播出了對希爾的深入採訪,討論了他的兒子與多倫多黑幫的關係。[17]

希爾是加拿大慈善機構「藝術家反種族主義」的成員。[18]

唱片目錄

錄音室專輯

  • 1975年: 《Dan Hill
  • 1976年: 《Hold On》
  • 1977年: 《Longer Fuse》 AUS #9
  • 1978年: 《Frozen in the Night》
  • 1980年: 《If Dreams Had Wings》
  • 1981年: 《Partial Surrender》
  • 1983年: 《Love in the Shadows》
  • 1987年: 《Dan Hill
  • 1989年: 《Real Love》
  • 1991年: 《Dance of Love
  • 1993年: 《Let Me Show You (Greatest Hits and More)》
  • 1996年: 《I'm Doing Fine》
  • 2010年: 《Intimate》
  • 2021年: 《On The Other Side of Here》

合輯

  • 1980年: 《The Best of Dan Hill》
  • 1984年: 《Sometimes When We Touch: The Best of Dan Hill》 AUS #74[19]
  • 1989年: 《The Dan Hill Collection》
  • 1999年: 《Love of My Life: The Best of Dan Hill》

單曲

更多信息 年份, 歌曲 ...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