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主要电影公司

高產量電影公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主要电影公司
Remove ads

主要电影公司(英語:Major Film Studios)指的是那些每年推出大量电影新作品并在特定市场始终保持较大份额票房收入的制片发行公司。在美国及国际市场上,主要电影公司(通常简称为“巨头公司”)一般被认为是五家从事多元化经营的传媒集团;其旗下从事电影制作和发行的子公司合计占据了美国市场票房总收入的80%到85%[1][2][3][4]。同时,这个名词也可以更具体地指代这些传媒集团旗下的主要电影业务子公司。

目前全球五大电影公司的总部都位于洛杉矶都会区,其中迪士尼影业华纳兄弟影业环球影业的总部位于圣费尔南多谷派拉蒙影业总部位于好莱坞区哥伦比亚影业总部位于西区英语Westside (Los Angeles County)

电影产业诞生起,美国的电影公司就主宰了美国乃至全球的电影工业,这受益于美国电影公司的强大先发优势英语First-mover advantage。因为美国电影公司是最早将电影制作产业化,并掌握了可以大规模生产和发行具有广泛跨文化吸引力的高质量电影作品的能力[5]。如今,五大电影公司——环球影业派拉蒙影业华纳兄弟影业迪士尼影业哥伦比亚影业——每年定期向全球所有重要的电影市场(即可支配收入足以支付消费者任意观看电影费用的地方)发行数百部电影。如果一部电影想要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尽可能多影院观众的观看,那么它“几乎不可能”不是由某个主要电影公司所发行的电影[4]

Remove ads

整体概况

好莱坞黄金时代以来,五大电影巨头公司就一直是最活跃的电影制片厂派拉蒙影业华纳兄弟从开始便是最初的“五大电影巨头”;但是环球影业哥伦比亚影业则是仅次于“五大电影巨头”的“三大电影小巨头”。而当时还名叫华特迪士尼制作公司的华特迪士尼影业则在整个黄金时代都是一家独立制片公司;1950年代成为一家“小巨头公司”;而在1980年代中期发展成为“巨头公司”。联艺影业则是另一家“三大电影小巨头”,这是一家专门为几个独立电影制片人发行电影的公司。后来联艺影业开始自己生产电影并发展到“准大巨头”的地位,但随后其就被米高梅影业所收购。哥伦比亚影业是一家兼有制片和发行业务的电影公司,它与三星影业一起被索尼所收购;随后其又成为索尼影视娱乐集团的一部分。随着索尼加入到“五大巨头”行列,它与20世纪福克斯、华纳兄弟、环球影业、迪士尼和派拉蒙影业一起组成过来新的“六大巨头”[6][7]。米高梅影业、雷电华影业、20世纪福克斯影业都曾经是当年的“五大电影巨头”,但如今仅以小巨头、小型独立公司以及迪士尼旗下子公司的形式存在;特别是20世纪福克斯影业,随着它的被收购,“六大巨头”的时代也宣告终结[8]

五大巨头旗下的旗舰电影公司的地址彼此之间相距24公里(15英里);而其中的迪士尼是唯一一家由同一母集團控制的电影公司,同时也是唯一一家母公司与旗舰电影公司位于同一办公楼的电影公司。在迪士尼收购20世纪福克斯之前,迪士尼团队都在美国洛杉矶迪士尼片场工作[9][10]。华纳兄弟、派拉蒙、环球和哥伦比亚都曾经属于过很多公司,但现在它们主要分别向总部位于达拉斯AT&T)、纽约维亚康姆CBS)、费城康卡斯特)和东京索尼)等地区的母集團负责。此外,迪士尼和哥伦比亚是目前仅有的母公司总部仍位于太平洋沿岸的电影公司。目前五大巨头中只有派拉蒙的基地还在好莱坞;而哥伦比亚则在卡尔弗城,它俩是唯二公司在洛杉矶市市区范围英语City limits内。迪士尼和华纳兄弟在伯班克,环球则在尚未建制的环球市

现在,五大巨头通过自己的发行网络控制自己的子公司,这些子公司或专注于艺术电影(例如环球旗下的焦点影业),或专注于类型电影(例如索尼旗下的幕宝电影)。而在2008年到2010年期间,其中一些专门厂牌被迫关闭或出售。“五大电影巨头”这个名词主要是与那些规模较小的制作、发行或兼具上述两者业务的电影公司相对来说;那些在规模较小的制作及发行公司里处于领先地位的电影公司也被称为“小巨头”,例如:狮门公司STX娱乐。在1998年到2005年期间,尽管梦工厂的影片产量与巨头公司有着显著差距,但仍由于其在票房市场上的高份额而被认为是“第七巨头”。2006年,梦工厂被派拉蒙公司的母公司维亚康姆收购。2008年年底,梦工厂再次成为一家独立制片公司,其影片发行由迪士尼旗下的试金石影业负责;2016年,梦工厂的影片发行合约转由环球影业负责。

如今,五大电影公司是全球电影产业的主要支持者与发行商;那些挂着其厂标的电影实际上大部分是由独立的制片公司负责制作,这些制片公司或是长期运营或是专门为制作某部电影而建立的实体。这些特别实体只是简单地拥有使用摄影棚的权力,但它们却无权参与其所制作电影的发行工作。尽管电影巨头们也会偶尔从事少量电影的制片业务,但它们的主要精力还是集中在开发、融资、推广和销售等方面。这些业务通常在洛杉矶或周边地区执行;而被称为外逃制作英语Runaway production的方式则意味着大部分电影的外景拍摄绝大部分或全部在洛杉矶以外的地方进行。

Remove ads

大巨头

現任

更多信息 電影母公司 (傳媒集團), 旗艦電影公司 次旗艦電影公司 ...
Remove ads

前任

更多信息 公司名, 巨头时期 ...
Remove ads

小巨头

小巨头电影公司指的是那些规模较大的电影制作公司,但是它们的规模是要小于大巨头电影公司并试图与它们直接竞争[20]

现任小巨头

更多信息 母公司 (传媒集团), 小巨头 公司实体 ...
Remove ads

曾任小巨头

更多信息 公司名, 备注 ...

速成巨头

速成巨头(Instant Major)是在1960年代诞生的一个名词,指的是一家电影公司似乎在一夜之间就成为了“电影巨头公司”[37]。1967年,有三家速成巨头公司仿佛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其中两家与电视网公司旗下的影视制作部门合作,故而一直持续到1973年。

其他过去的重要实体

发展历史

黄金时代之前

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之后

Thumb
华特迪士尼制片厂英语Walt Disney Studios (Burbank)
(位于加利福尼亚州伯班克
Thumb
华纳兄弟电影公司
(位于加利福尼亚州伯班克)
Thumb
环球制片厂
(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环球市
Thumb
哥伦比亚电影公司
(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卡尔弗城
Thumb
派拉蒙影业公司
(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好莱坞

1950年代到1960年代

1970年代到1980年代

1990年代迄今

机构变迁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