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乌拉圭回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乌拉圭回合(Uruguay Round)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的国际商讨中最重要的一次国际谈判,始于1986年9月乌拉圭在埃斯特角城举行的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开始了旨在全面改革多边贸易体制的新一轮谈判,故命名为“乌拉圭回合”谈判。于1994年4月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结束并签订马拉喀什协议,耗时七年半,次年(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 |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2019年4月17日) |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9年4月17日) |
谈判几乎涉及所有贸易,从牙刷到游艇,从银行到电信,从野生水稻基因到艾滋病治疗。参加方从最初的103个,增至谈判结束时的123个
背景与目的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前七轮谈判,大大降低了各缔约方的关税,促进了国际的发展。但从7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以政府补贴、双边数量限制、市场瓜分和各种非关税为特征的保护主义重新抬头。遏制保护主义,避免全面战争发生迫在眉睫。
目标
在1986年启动乌拉圭回合谈判的部长宣言中,明确了此轮谈判的主要目标:
- 为了所有缔约方的利益特别是欠发达缔约方的利益,通过减少和取消关税、数量限制和其它非关税措施与,改善进入市场的条件,进一步扩大世界市场。
- 加强关税与总协定的作用,改善建立在关税与总协定原则和规则基础上的多边体制,将更大范围的世界置于的、有效的多边规则之下。
- 增加关税与总协定体制对不断演变的国际经济环境的适应能力,特别是促进必要的结构调整,加强关税与总协定同有关国际组织的联系。
- 促进国内和国际合作以加强与其他影响增长和发展的经济之间的内部联系。
谈判过程
美、欧、日等缔约国共同倡导发起了此次多边谈判,决心制止和扭转保护主义,消除扭曲现象,建立一个更加开放的、具有生命力和持久的多边体制。1986年9月,关贸总协定部长在乌拉圭的埃斯特角城举行,同意发起乌拉圭回合谈判。
议题
乌拉圭回合谈判议题括传统的货物和新议题。传统议题包括关税、非关税措施、热带产品、自然资源产品、纺织品服装、农产品、保障条款、补贴和反补贴措施、争端解决问题等。新议题则涉及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
重要事件
主要成果
外部链接
- Cycle de l'Uruguay sur le site du ministère de la cultur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Histoire de ce cycle en Anglais
![]() | 这是一篇关于经济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