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乌拉尔-西伯利亚语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乌拉尔-西伯利亚语系是一个假设的语系,包含乌拉尔语系、尤卡吉尔语系、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可能还有尼夫赫语,以前包括楚科奇-堪察加语系。它首先在1998年由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和楚科奇-堪察加语系专家迈克尔·福蒂斯丘在他的专著《白令海峡两岸的语言关系》中提出。在2011年,福蒂斯丘将楚科奇-堪察加语系移除出假说。[1]:1359–1376

历史
早期观察到乌拉尔语和爱斯基摩-阿留申语之间的结构相似性。1746年,丹麦神学家Marcus Wøldike比较格陵兰语和匈牙利语。在1818年,拉斯穆斯·拉斯克认为格陵兰语与乌拉尔语,尤其是芬兰语有关,并提出了词汇对应列表(拉斯克也认为乌拉尔语和阿尔泰语系相互关联。)迈克尔·福蒂斯丘在1959年发表了论文《爱斯基摩-乌拉尔假说》,他和他之前的其他学者一样,在论文中提出了许多语法相似性和少量词汇对应关系。1962年莫里斯·斯瓦迪士提出了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和楚科奇-堪察加语系之间的关系。1998年,迈克尔·福蒂斯丘在他的《白令海峡两岸的语言关系》。中提出了更详细的论点。他的标题让人想起莫里斯·斯瓦迪士1962年的文章《白令海峡两岸的语言关系》。
迈克尔·福蒂斯丘(2017)除了新的语言学证据外,还加入了几项基因研究,这些研究支持所包括群体的共同起源,并支持他们的家乡可能在东北亚。[2]
形态学
福蒂斯丘(1998):60–95调查了44个类型学标记,并认为可以建立一个类型学标准,可以用它唯一地识别乌拉尔-西伯利亚语系。乌拉尔-西伯利亚语系假说认为,这种独特的类型学特征,是所有4个语系从它们共同的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特征。
- 音系
- 一个单一系列的清塞音。
- 一个浊无咝擦音系列,包括/ð/,且缺乏对应清音/θ/。
- 欧亚大陆的大多数其他语言都没有原始的无咝擦音。在北美大部分地区,清音擦音多过浊音。尼夫赫语中同时出现清浊两种擦音。
- 主要的硬颚音或颚化音,如/ɲ ~ nʲ/、/ʎ ~ lʲ/。
- 存在R音/r/。
- 在欧亚大陆北部的大多数其他语系中也有发现;在北美的语言中广泛缺乏。
- 复辅音只出现在词中。
- 与大多数阿尔泰语言共享的特征。与尼夫赫语、印欧语和萨利希语中丰富的复辅音形成对比。
- 规范的双音节词根,代词除外。
- 与印欧语、汉藏语、叶尼塞语、纳-德内语、海达语、钦西安语、瓦卡什语、萨利希语等的规范单音节词根对比。阿留申语和多种乌拉尔语中后来发展出一些次要的单音节词根,它们在伊捷尔缅语中占主导地位。
- 词首重音。
- 形态
- 句法
四个语系中没有一个显示所有这17个特征;原始楚科奇-堪察加语中可以构拟出12个,原始乌拉尔语则是16个。现代语言所包含的特征常常更少—特别是伊捷尔缅语,福蒂斯丘认为它的底层受区域内非乌拉尔-西伯利亚语言的影响。
据福蒂斯丘(1998),几个更广泛传播的类型学上的重要特征也可能代表接触影响:
Remove ads
证据
乌拉尔-西伯利亚形态上明显共享的语素包括以下内容:
*-t | 复数 |
*-k | 双数 |
*m- | 第一人称 |
*t- | 第二人称 |
*ka | 疑问代词 |
*-n | 属格 |
诺斯特拉语系假设的支持者认为这些明显的对应关系是支持提议的更大诺斯特拉语系的证据。
福蒂斯丘(1998)列出94个在4个语系中至少有3个反映的词汇对应,如“祖父”*ap(p)a、“山”*kað'a等等。
下面是原始乌拉尔-西伯利亚语的部分词汇,以及它们与原始乌拉尔语、原始楚科奇-堪察加语(有些是原始楚科奇语)和原始爱斯基摩–阿留申语(有些是原始爱斯基摩语或阿留申语)的对应。(参考:福蒂斯丘 1998:152–158.)
Remove ads
福蒂斯丘 (1998)提出了这些与尤卡吉尔语系的对音关系:[3]
尤卡吉尔语系和乌拉尔语系:[4]
假定的规则对音例子:[8]
乌拉尔语*t-:爱斯基摩语 *t- (在乌拉尔语后元音前)
原始乌拉尔语 *tolɨ- 来
原始爱斯基摩语 *tulaɣ- 降落
原始芬兰-乌戈尔语 *toxi- 带来
原始爱斯基摩语 *təkit- 抵达
原始乌拉尔语 *tumti- 知道
原始爱斯基摩语 *tucaʀ- 懂
原始芬兰-乌戈尔语 *tålå 庇护所
原始爱斯基摩语 *talu(-) 屏障
乌拉尔语*t-:爱斯基摩语*c-(在乌拉尔语前元音前)
原始芬兰-乌戈尔语 *täwi 满
原始爱斯基摩语 *ciləɣ- 变满
原始芬兰-乌戈尔语 *teki- 做
原始爱斯基摩语 *caɣiqə- 努力
乌拉尔语*ń-:爱斯基摩语*Ø-
原始乌拉尔语 *ńåxlɨ- 舔
原始爱斯基摩语 *aluɣ- 舔
乌拉尔语*Ø-:爱斯基摩语*n-
原始芬兰-乌戈尔语 *äktä 切
原始爱斯基摩语 *naɣci(t)- 抓住底部
原始芬兰-乌戈尔语 *uwå 溪
原始爱斯基摩语 *nuvaɣ 唾液
Remove ads
“编织”和“早上”的意思很可能无关,它们却在两方语言中都是同音词,说明是巧合的同音异义的例子。这种情况很少偶然发生,这意味着很可能发生了某种接触,但尚不能用现代信息得出确切的结论。[7]
Remove ads
原始乌拉尔语和原始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的数、格标记:[6]
尤卡吉尔语系和原始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的动词、名词屈折[3]
所有格后缀[10]:40–55
尼夫赫语
福蒂斯丘不认为尼夫赫语属于乌拉尔-西伯利亚语系,不过孔甫烈认为尼夫赫语是乌拉尔-西伯利亚语系以及印欧-乌拉尔语系的一部分:关系的一些证据是:乌拉尔语分词*-pa和尼夫赫语动名词*-pa。代词*mi、*ti与尼夫赫语比较:n´i和či。[11]
楚科奇-堪察加语系
福蒂斯丘最初将楚科奇-堪察加半岛包括在语系中,但后来得出结论认为,这些相似之处是语言接触所致。福蒂斯丘还说楚科奇-堪察加语系和尼夫赫语有更多相似性。[12]
乌拉尔-楚科奇-堪察加的可能同源词[14]
可能的尼夫赫-楚科奇-堪察加同源词
祖语
福蒂斯丘(2011)构拟的原始乌拉尔-西伯利亚语词汇:[1]:152-159
原乡
福蒂斯丘认为原始乌拉尔-西伯利亚语(或一群互相关联的祖语)可能在公元前8000至6000年的中石器时代由西伯利亚中南部(大致从叶尼塞河上游至贝加尔湖)的渔猎部落使用,而且下属分支的祖语可能已经在约公元前4000年陆续由此北上,直到乌拉尔语系萨莫耶德语族占据原乡。
关系
乌拉尔-西伯利亚语系下的4个次分类中的部分或全部已包含在更广泛的语言组中(见下面的链接)。福蒂斯丘的假设并不反对这些不同的提议。特别是,他认为乌拉尔-西伯利亚语和阿尔泰语(或阿尔泰语的某些部分)之间可能存在遥远的关系(参见乌拉尔-阿尔泰语系)。福蒂斯丘坚称乌拉尔-西伯利亚语系仍可以证明,而诺斯特拉语系则太过遥远,不可能被确凿地证明。 莱顿大学语言学家孔甫烈 (2006:1)断言,印欧-乌拉尔语系(包括乌拉尔语系和印欧语系的假设语系)本身是乌拉尔-西伯利亚语系的一个分支,此外,尼夫赫语也属于乌拉尔-西伯利亚语系。孔甫烈(2006:3)认为乌拉尔-西伯利亚语系和阿尔泰语系(他认为包含突厥语族、蒙古语族、通古斯语族、朝鲜语族和日琉语族)可能是约瑟·哈罗德·格林伯格提出的欧亚语系下两个平等的分支。
书目
- Bergsland, Knut. The Eskimo–Uralic hypothesis. Journal de la Société Finno-Ougrienne. 1959, 61.:1–29* Fortescue, Michael. 1998. Language Relations across Bering Strait: Reappraising the Archaeological and Linguistic Evidence. London and New York: Cassell. ISBN 0-304-70330-3.
- Kortlandt, Frederik. 2006. "Indo-Uralic and Altaic"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Swadesh, Morris. Linguistic relations across the Bering Strait.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962, 64 (6). doi:10.1525/aa.1962.64.6.02a00090.:1262–1291
另见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