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五度标记法
表示前音节或后音节语气的符号或标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五度標記法(five level tone mark),即五度制调值标记法,是赵元任1920年代发明的一种记录语言调值的方法[1]。五度标记法在汉语族语言、苗瑶语、侗台语和南亚语调查中大量使用,在其他语言的描写中也有影响。

内容
五度標記法的第一則,是要描述某个声调時,應記錄下那個声调起点处、终点处及拐点处之音高。只用記下聲調輪廓,不关注对中间段的描写,也不只在质上描写升、降等调型。
“ | 记单字声调音值的方法是用一个"渐变的音高管"(sliding pitchpipe)让发音者将一类的字一个一个的读,同时用音高管一头儿吹一头儿移动着摹仿他的声调,摹仿对了,就看看音高管上是从什末音到什末音,再到什末音,用五线谱记下来;至于时间的比例只可以约略估一估,也用乐谱的音符记它。 | ” |
——赵元任[2] |
第二則则指出,字的调值是相对音高而非绝对音高。每个人一般说话时的音调,都可以分出1、2、3、4、5五个相对高度,即最低、次低、中、次高、最高。但不同人發出同一相對音高時,其絕對音高未必一樣,換言之,某甲唸出來的最低音調值可能跟某乙唸出來的最低音調值不一樣,但聆聽到都能分辨出那個調值是該人物說話時的最低音調。
“ | 先取某处的五线谱的记录,(例如苏州)取它的最低音(小f#)跟最高音(中c#)的中点(a或a#)于是乎把这个中点一律叫它做do或是mi或是sol。从许多例统计起来,最便利的叫法是管这个中点叫做me(3b)或是ri(2#)。……取定中点为3b之后,那其余的1,2,3,4简谱就都可以定了。 | ” |
——赵元任[3] |
Remove ads
形式
要记录五度标记法的内容,有两种略有差异的方法。
以一條位於右方的豎線作標尺,从低到高分作四段,各端点从低到高即分别表示相对音值的最低、次低、中、次高、最高。聲調的高低升降变化用竖线左边的从左到右的线条表示。使用這種標技法的符號稱為「調符」或「聲調字母」(tone letter)。
例如記錄這些字在官話北語普通話裏的唸法:「番」(fān)[fɑn˥],「茄」(qié)[ʨʰiɛ˧˥],「炒」(chǎo)[tʂʰɑʊ˨˩˦],「蛋」(dàn)[tan˥˩]。
此外,以粵語粵海片標準粵語的唸法爲例則是:「三」(saam1)[saːm˥],「碗」(wun2)[wuːn˧˥],「細」(sai3)[sɐi˧],「牛」(ngau4)[ŋɐu˩],「腩」(naam5)[naːm˨˧],「麪」(min6)[miːn˨]。
此外,如果想表示口語變調,可以把作爲標尺的豎線畫在左方,顯示聲調高低升降變化的線條則在其右方。以普通話「你好」爲例,「你」(nǐ)字本讀[ni˨˩˦],「好」(hǎo)字本讀[xaʊ˨˩˦]。但二字連讀時會變成(ní hǎo)/ni˧˥xaʊ˨˩˦/這種唸法,這時候就可以寫成:⫽ni˨˩˦꜔꜒xaʊ˨˩˦⫽。
若是輕聲,則把顯示聲調高低升降變化的線條改爲點。例如普通話裏的這些詞彙:「玻璃」(bōli)[pwo˥li꜋]、「伯伯」(bóbo)[pwo˧˥pwo꜊]、「喇叭」(lǎba)[la˨pa˩꜉]、「兔子」(tùzi)[tʰu˥˩t͡sz̞ᵚ꜌]。
数字法就是把相对音高高度用数字表示。一般写在国际音标的右上方。各種漢語語言的記錄,以1代表最低,以2代表次低,以3代表中,以4代表次高,以5代表最高。
例如記錄這些字在官話北語普通話裏的唸法:「番」(fān)[fɑn55],「茄」(qié)[ʨʰiɛ35],「炒」(chǎo)[tʂʰɑʊ214],「蛋」(dàn)[tan51]。
此外,以粵語粵海片標準粵語的唸法爲例則是:「三」(saam1)[saːm55],「碗」(wun2)[wuːn35˥],「細」(sai3)[sɐi33],「牛」(ngau4)[ŋɐu11],「腩」(naam5)[naːm23],「麪」(min6)[miːn22]。
聲調輪廓多以兩個或以上的數字表示。然而,一些人表示急速停頓的短聲調(比如入聲)時,為了強調它的短,寫成只有一個數字,例如音高較高而較短的音節,聲調輪廓則是/5/,長者則爲/55/。這些「急速停頓的聲調」通常有一個非濁音的輔音或喉塞音,故此令元音急速停頓。然而,有些人選擇保持用雙位數字表示輪廓,避免令它跟聲調代號數字混淆。若使用曲線法,則/5/與/55/無異,都是「˥」。
Remove ads
下方各表顯示兩種標記法的比較:
Remove ads
影响
国际音标标示单字字调的方法有两种,其中一种就借鉴了五度标记法。以[a]为例,最高调可以表示为[a˥](或[a̋]),次高调为[a˦](或[á]),中调为[a˧](或[ā]),次低调为[a˨](或[à]),低调为[a˩](或[ȁ])。
汉语拼音方案的声调标记方法也借鉴了五度标记法的曲线法,用¯ 、ˊ 、ˇ 、ˋ 分别表示。由于普通话中的四个声调调型都不同,因此没有必要用竖标来标明相对高度。
Unicode中的聲調字母
在Unicode中,國際音標声调字母的编码如下。其中最常用的五個聲調字母位於佔位修飾符號區段中,其餘位於位於聲調修飾符號區段中。
- U+02E5 ˥ MODIFIER LETTER EXTRA-HIGH TONE BAR ,HTML:
˥
- U+02E6 ˦ MODIFIER LETTER HIGH TONE BAR ,HTML:
˦
- U+02E7 ˧ MODIFIER LETTER MID TONE BAR ,HTML:
˧
- U+02E8 ˨ MODIFIER LETTER LOW TONE BAR ,HTML:
˨
- U+02E9 ˩ MODIFIER LETTER EXTRA-LOW TONE BAR ,HTML:
˩
- U+A712 ꜒ MODIFIER LETTER EXTRA-HIGH LEFT-STEM TONE BAR ,HTML:
꜒
- U+A713 ꜓ MODIFIER LETTER HIGH TONE LEFT-STEM BAR ,HTML:
꜓
- U+A714 ꜔ MODIFIER LETTER MID TONE LEFT-STEM BAR ,HTML:
꜔
- U+A715 ꜕ MODIFIER LETTER LOW TONE LEFT-STEM BAR ,HTML:
꜕
- U+A716 ꜖ MODIFIER LETTER EXTRA-LOW LEFT-STEM TONE BAR ,HTML:
꜖
上述字元可以表示平調。至於升調、降調和轉折調,則依靠字型內的Opentype自動轉換功能,把它們組合起來顯示。例如:「˥˧」顯示作「˥˧」,「˧˩˧」顯示作「˧˩˧」。
輕聲的漢字,則以點標示:
- U+A708 ꜈ MODIFIER LETTER EXTRA-HIGH DOTTED TONE BAR ,HTML:
꜈
- U+A709 ꜉ MODIFIER LETTER HIGH DOTTED TONE BAR ,HTML:
꜉
- U+A70A ꜊ MODIFIER LETTER MID DOTTED TONE BAR ,HTML:
꜊
- U+A70B ꜋ MODIFIER LETTER LOW DOTTED TONE BAR ,HTML:
꜋
- U+A70C ꜌ MODIFIER LETTER EXTRA-LOW DOTTED TONE BAR ,HTML:
꜌
- U+A70D ꜍ MODIFIER LETTER EXTRA-HIGH DOTTED LEFT-STEM TONE BAR ,HTML:
꜍
- U+A70E ꜎ MODIFIER LETTER HIGH TONE DOTTED LEFT-STEM BAR ,HTML:
꜎
- U+A70F ꜏ MODIFIER LETTER MID TONE DOTTED LEFT-STEM BAR ,HTML:
꜏
- U+A710 ꜐ MODIFIER LETTER LOW TONE DOTTED LEFT-STEM BAR ,HTML:
꜐
- U+A711 ꜑ MODIFIER LETTER EXTRA-LOW DOTTED LEFT-STEM TONE BAR ,HTML:
꜑
分域四度标调法
朱晓农提出的分域四度标调法,则是对五度标记法的改进。先根据发声态的不同,把音分为不同的域,一般的清声态处中间,假声态较高,浊声态较低。在各自域中再区分四个相对高度。
分域四度标调法可以更好的处理如韶关土话中小称变调的“超高调”等问题,也更有利于跨语言、方言的调值比较。但五度标记法对绝大部分方言都比较适用,因此仍然是方言调查中的主流。
註釋
参考文献
参閲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