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五邑工商總會馮平山夫人李穎璋學校
香港一所已停辦小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五邑工商總會馮平山夫人李穎璋學校(英語:Five Districts Business Welfare Association Mrs. Fung Ping Shan Primary School,下稱「李穎璋學校」)是香港一所已停辦的津貼小學,位於馬鞍山鞍誠街2號,鄰近新港城中心及耀安邨。
Remove ads
歷史
李穎璋學校前身為「五邑工商總會鄧樹椿學校」,於1965年創校,位於慈雲山邨與第15座(後來劃入慈樂邨,名為樂仁樓)相連的「火柴盒」小學校舍,並分為上、下午校。同年8月12日,港督戴麟趾在主持慈雲山邨開幕禮的同時,亦有參觀當時尚未開課的鄧樹椿學校校舍[1]。至同年9月1日,學校正式開課。
由於相連的大廈牽涉偷工減料,需要在加裝鋼架後不久的1991-92年按整體重建計劃清拆。因此,鄧樹椿學校於1987年起停止收生,並於1989年停辦下午校[2]。
與此同時,由於辦學機構在1989年8月獲分配馬鞍山平禧小學校舍[3],鄧樹椿學校上午校得以避過第一次殺校,於1991年以「留師不留生」方式遷往馬鞍山,而下午校亦於同年復辦。及後,由於獲馮平山家族捐出遷校費用,此校更名為李穎璋學校,另重置校舍的禮堂亦冠名為「馮秉芬爵士堂」。由於重置校舍尚未落成,此校曾借用同區吳氏宗親總會泰伯紀念學校校舍上課,直至該校舍於1992年完工為止[4]。
但是,此校自慈雲山時代已長年積弱,加上遷出徙置區後生源大減,導致收生不足,即使於2000-2005年間將上、下午校合併仍無改善,於2006年被教育統籌局下令第二次殺校[5]。由於最後仍未能通過當局的特別視學[6],此校於2009年最後一屆學生畢業後,正式結束其44年的歷史。
後來,此校被荒廢一段時間,於2016年被改建為其中一所港專學院。
Remove ads
校舍
此校前身的「鄧樹椿學校」為一座早期按徙置事務處標準興建的「火柴盒」小學,不計地下共設5層,並與慈樂邨第15座東側梯間呈90度相連。按照原徙置事務處官方說法,原校校舍連同鄰近的聖文德學校校舍,是香港首批與第四型徙置大廈相連的標準校舍[7],但實際上位於東匯邨的獻主會溥仁小學才是第一座[8]。
該校舍於1990/91學年後隨原校遷入馬鞍山而停用,並連同慈樂邨4-16座,於1992年第三季起納入重建範圍;但是,校舍一直要到1993年初才正式清拆[9]。原址於1997年完成重建,現為同名屋邨的休憩公園。
停辦前的李穎璋學校為一所第一代小學靈活式校舍,樓高7層,共設30間課室,另設有各種特別室。此校舍於2000年獲准加建新翼,並於2006年完工[10]。
歷任行政人員
- 鄧樹椿 先生(本身為此校原贊助人;已歿)
- 鄧漢秋 先生(?-2009年,末任校監,為原贊助人鄧樹椿兒子)
- 黃河清先生(1991年-1996年,上午校校長)[13]
- 黎麗美女士(1996年-2000年,末任上午校校長 / 2000年-2005年,首任全日制校長)[15]
- 梁敏蓮女士(?-2005年,末任下午校校長)[13]
- 鄧耀南先生(2005年-2009年,末任全日制校長,原嶺南大學香港同學會小學校長)[16]
著名校友
爭議事件
2006年8月,時任校長鄧耀南被指在聘請教師時「用人唯親」,先後聘用了四名親信。到翌年事件揭發時,他才就此事作出解說,但否認上述指控[17]。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