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井渠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井渠法是中國汉朝所發展出來的地下窖井技术。
漢代張騫通西域之後,井渠法傳至西域。为治理盐碱地,庄熊罴向汉武帝建议开渠引洛水灌溉[1]。漢朝派遣一萬多名士兵先在地下挖暗渠,再将水从商颜山(今大荔縣北的鐵鏈山)引向东面。《史记·河渠书》載:“武帝初发卒万余人穿渠,自征引洛水至商颜下。岸善崩,乃凿井深者四十余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颓以绝。商颜东至山岭十余里间,井渠之生自此始。”
參考書目
- 维特鲁威著,高履泰译:《建筑十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
參見
- 渡槽
- 倒虹吸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