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亞爾附近的吊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亞爾附近的吊橋》(英語:Langlois Bridge at Arles)是荷蘭畫家文森特·梵谷於1888年在法國南部亞爾創作的一系列作品主題,包含四幅油畫、一幅水彩及四幅素描。該系列作品結合了嚴謹的造型技巧與鮮明的藝術表現,梵谷運用他在海牙製作的透視框工具,精確描繪透视中的線條與角度。
梵谷深受日本藝術及浮世繪的影響,作品中色彩被簡化以營造和諧統一的畫面感。他善用藍色與黃色等強烈對比色,賦予畫面鮮明的活力,並透過厚塗法表現光線的反射效果。畫中描繪的為一座開啟式運河橋樑,讓他聯想到荷蘭的家鄉景致。梵谷曾請其兄弟西奧·梵谷為其中一幅作品裝框,並寄往荷蘭的畫商。現今被重建的朗格魯瓦橋已改名為「梵谷橋」。
Remove ads
背景
梵谷創作「亞爾附近的吊橋」系列時年僅35歲,當時居住在法國南部的亞爾,正處於其藝術生涯的巔峰期。此階段他創作了多件經典之作,包括《向日葵》、《麥田》等農舍景致,以及描繪亞爾、尼姆與亞維農地區生活風貌的作品。[1][2] 在不到15個月的時間內,[3]他完成約100幅素描與超過200幅油畫,並撰寫超過200封書信。[4]
亞爾鄉間的運河、釣橋、風車、茅草屋以及廣闊的田野景致,使梵谷回想起在荷蘭的家鄉生活。亞爾為他帶來長久渴望的寧靜與明媚陽光,並提供了以更鮮明色彩、強烈對比和多變筆觸創作的理想條件。同時,他也回歸了荷蘭受訓時的藝術基礎,尤其在素描中大量採用蘆葦筆。[5]

朗格魯瓦橋是橫跨亞爾至布克港運河的一座橋樑。[6]該雙樑式吊橋建於19世紀上半葉,目的是擴展運河網絡以連接地中海。當時為了調節水路與陸路交通,沿運河建有多座閘門與橋樑。位於亞爾市郊的首座橋樑正式名稱為「Pont de Réginel」,但因橋樑管理員的姓氏,通稱為「Pont de Langlois」。[7][8]
1930年,原吊橋被鋼筋混凝土橋取代;1944年,德軍撤退時炸毀運河沿線除濱海福斯港口外的所有橋樑。福斯橋於1959年拆除,原計畫將其遷移至亞爾附近的吊橋舊址,但因結構因素未能成行,最終於距原址數公里的蒙卡爾德閘(Montcalde Lock)重新組裝。[9][10]
根據梵谷致其兄西奧·梵谷的信件,他於1888年3月中旬開始描繪亞爾附近的吊橋旁洗衣婦女的習作[11],並於約1888年4月2日完成另一幅以該橋為主題的畫作。[12]這幅作品為他「亞爾附近的吊橋」系列中的首幅作品。[8]
藝術史學者黛博拉·席爾弗曼在《梵谷與高更:尋找神聖的藝術》(Van Gogh and Gauguin: The Search for Sacred Art)中評論該系列,指出:「梵谷對亞爾附近的吊橋的描繪,被視為融合懷舊情懷與日本主義暗示的精緻創作練習。」她認為,梵谷以「嚴謹且持續的態度」進行該橋繪畫與素描,細膩關注這座工藝結構的組成、功能及其各部件。[13]
梵谷在亞爾時重新使用了他先前於海牙製作的透視框架。該裝置用於戶外觀察,幫助比較近處與遠處物體的比例關係,提升透視精準度。部分描繪朗格魯瓦橋的作品即借助此框架完成,深化了他對吊橋作為機械結構的探索。[14]
朗格魯瓦橋讓梵谷聯想到日本浮世繪畫家歌川廣重的版畫《大橋安宅驟雨》。[15]受日本雕版印刷的啟發,梵谷嘗試將日本藝術技法融入自身創作。致埃米尔·贝尔纳的信中,他寫道:「即使日本人在本國藝術未見進展,無可置疑的是,他們的藝術在法國得以繼續發展。」帶有日本美學風格的朗格魯瓦橋畫作,體現了對色彩的簡化,以營造和諧統一的畫面。梵谷運用輪廓線暗示動態,減少色彩層次,偏好多樣細膩的色彩變化。朗格魯瓦橋激發他使用強烈的色塊,如黃與藍的對比,這些色彩選擇傳達了日本版畫中的光感,並融合了南法特有的光線質感。[15]此手法使作品更具震撼力,同時展現鄉村生活的樸素原始質感。[16][17]
構圖相似的三幅畫作
《亞爾的朗格盧瓦橋與洗衣婦女》(The Langlois Bridge at Arles with Women Washing)是梵谷最具代表性且廣受喜愛的作品之一,被視為其亞爾時期的首件傑作。[18]畫中描繪了運河岸邊的日常生活場景:一輛小黃車正通過橋樑,而多位穿著罩衫、戴著色彩繽紛帽子的婦女在岸邊洗滌亞麻布。[11][12]梵谷在此作品運用色彩理論及「同時對比法則」。[19]草地以交替的紅橘色與綠色筆觸呈現,而橋樑、天空及河水則運用黃與藍的互補色。互補色的運用強化整體色彩效果,營造出生動且和諧的畫面統一感。[20]
娜奧美·毛爾(Naomi Maurer)在《追求精神智慧:文森特·梵谷與保羅·高更的思想與藝術》(The Pursuit of Spiritual Wisdom: The Thought and Art of Vincent van Gogh and Paul Gauguin)一書中評論該畫的技術與藝術表現:
「在構圖上,橋樑及其倒影形成一個巨大的中央十字架,賦予畫布古典的對稱與平衡。此中心幾何框架被上方的天空帶與下方的河岸環繞呼應,並因丘陵與岸邊的起伏曲線、洗衣婦女周圍的圓形水波紋,以及右側柔軟略彎的草叢而呈現舒緩與活潑感。無論形式或色彩,《朗格魯瓦橋》展現了梵谷對自然的抽象化處理,回歸本質的色彩與形式元素,並創造出人類與自然和諧交織的整體。」[20]
在《朗格魯瓦橋(亞爾)(水彩)》(The Langlois Bridge at Arles (watercolor))中,梵谷以水彩細膩描繪橋樑細節,包括五金件、鐵支架、支撐架及鏈條滑輪。[21]
-
《朗格魯瓦橋與洗衣婦女》,1888年,克勒勒-米勒博物館典藏 (F397)
-
《朗格魯瓦橋(油畫)》,1888年,私藏 (F571)
-
《朗格魯瓦橋(亞爾)(水彩)》,1888年,私藏 (F1480)
Remove ads
另外兩幅畫作
梵谷在創作《有道路與運河的亞爾朗洛橋》(The Langlois Bridge at Arles with Road alongside the Canal)時,根據題材與想要傳達的內容運用了不同的技法。前景中的草地與小徑以快速筆觸繪製,而橋梁部分則細緻描繪,[8][22][23]石質橋墩與木製樑架輪廓清晰。吊橋用以支撐橋面的繩索清楚可見,並與木製結構相連。梵谷同時細心描繪了橋在水中的倒影,遠處還可見另一座吊橋。[8]
梵谷形容此畫「有點有趣……我不會每天都創作的東西」。[8][24]該場景使他想起故鄉的風光。[2][25]他曾請兄長西奧將早期版本以藍色正面與金色側邊的畫框裝裱,並轉交給荷蘭藝術品商人赫爾馬努斯·特斯泰格)。[8][12][26]特斯泰格在梵谷與西奧居於海牙時即與兩人相識,曾鼓勵梵谷的早期藝術興趣,但在梵谷與情婦西恩同居後,雙方關係惡化。[27]
梵谷博物館認為此畫為三幅系列作品中的最後一幅,[8]但席爾弗曼指出,實際上包含四幅油畫與一幅水彩畫,如本文所述。[13]
Remove ads
瓦爾拉夫-里夏茨博物館收藏的《亞爾朗洛橋》(The Langlois Bridge at Arles)描繪一名打傘女士在馬車剛過橋後穿越朗格魯瓦橋的情景。運河水面隱約映照著橋梁及天空中幾朵白雲。梵谷運用{厚塗法的筆觸和色彩,展現光線效果,如肉眼所見般自然。吊橋由兩側石製橋台支撐,中間為可升降的活動橋段,兩旁矗立著高聳的柏樹與一棟白色建築。[28][29]
-
《有道路與運河的亞爾朗洛橋》,1888年,梵谷博物館典藏(F400)
-
《亞爾朗洛橋》,1888年,瓦爾拉夫-里夏茨博物館典藏(F570)
素描
梵谷抵達亞爾後不久,即請其兄長寄來亞爾芒·卡薩涅所著的《繪畫字母表指南》(Guide to the Alphabet of Drawing)。此舉反映出他有意重新回歸繪畫基礎訓練,並在描繪朗格魯瓦橋時,運用透視框輔助作畫。[30]
1888年3月18日,他致友人埃米爾·貝爾納的信中,附上一幅描繪吊橋的速寫(下圖JH 1370),並標示出他考慮採用的配色方案,顯示其以素描與速寫作為繪畫前期準備的習慣。信中他描述亞爾「將吊橋奇特的剪影投射在巨大的黃色太陽前」。[31]
-
《持陽傘女子與吊橋》,鋼筆墨水,23.5 × 31 公分,1888年,洛杉磯郡立藝術博物館典藏(F1471)
-
《朗格魯瓦橋,亞爾》,鋼筆墨水,35.5 × 47 公分,1888年5月,斯圖加特國家美術館典藏(F1470)
-
《亞爾的吊橋》,蠟筆,1888年,羅德島設計學院博物館典藏(F1416)
在其他媒體中的出現
亞瑟·克拉克在其小說《2001太空漫遊》中提及《亞爾附近的吊橋》。書中角色大衛·鮑曼穿越星門後,觀察一間「優雅且無名的酒店套房」的起居室時,注意到這幅畫(與安德魯·魏斯的《克里斯蒂娜的世界》一同出現)。該畫作未出現在電影版本中。
阿根廷音樂家路易斯·亞爾貝托·斯皮內塔在其名曲〈Cantata de puentes amarillos〉(西班牙語意為「康塔塔·黃色橋之歌」)中引用了這幅畫。斯皮內塔透過閱讀安托南·阿尔托的散文《梵谷——那個被社會自殺的人》(Van Gogh, The Man Suicided)而接觸到梵谷致弟弟西奧的書信。該曲是他1973年專輯《Artaud》的核心作品,專輯以詩人亞爾托命名,被廣泛認為是阿根廷搖滾史上最重要的唱片之一。[32]
該畫亦出現在真人實境節目《极速前进》第30季中,作為繞道挑戰(detour)的一部分。參賽隊伍需尋找這幅實際上是精心設計的滑動拼圖作品,並依指定順序滑動畫作元素,以解鎖畫架並取得其中的線索。
《亞爾的朗格盧瓦橋與洗衣婦女》也是黑澤明電影《夢》中無名夢者造訪的眾多梵谷畫作之一。在該片中,马丁·斯科塞斯飾演的梵谷剛跨過此橋,準備在麥田中作畫。
Remove ads
參見
- 梵谷作品列表
參考資料
書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