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亨利·奧爾登伯格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亨利·奧爾登伯格
Remove ads

亨利·奧爾登伯格(英語:Henry Oldenburg,1618年—1677年9月5日)是德意志神學家外交官、科學家和自然哲學家,被譽為現代科學學術同行評審英语Scholarly peer review的創始人之一[1]。約在1618年,亨利·奧爾登伯格在不來梅出生,並曾經學習神學,其後還在英國擔任貴族教師。除了德語之外,他能夠流利使用法語義大利語英語,甚至還學習過荷蘭語。亨利·奧爾登伯格曾經擔任特命全權大使,並派往英格蘭奧立佛·克倫威爾談判。在第一次英荷戰爭期間,他希望克倫威爾能繼續維持不來梅與英格蘭的貿易開放,而克倫威爾也同意支持不來梅自瑞典獨立。

Thumb
揚·范克萊韋英语Jan van Cleve (III)繪於1668年

1653年,亨利·奧爾登伯格長期定居在英國倫敦。在英國皇家學會於倫敦成立時,他擔任皇家學會第一任秘書,負責對外通訊的工作[2][3]。在這期間,他在歐洲科學家之間建立龐大的合作與交流網絡,奠定科學資訊通訊的基礎,而其本人也是17世紀科學界的核心人物。他還出版第一份學術期刊《自然科學會報》。同時,亨利·奧爾登伯格可以說是近代早期歐洲最重要的情報家之一,擁有與尼古拉-克洛德·法布里·德·佩雷斯克英语Nicolas-Claude Fabri de Peiresc馬蘭·梅森伊斯梅爾·布里阿德英语Ismaël Bullialdus相媲美的通訊網絡[4]。1677年,亨利·奧爾登伯格在倫敦逝世。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