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人群事故

由于人群聚集导致的灾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人群事故群眾事故,可細分為人群推擠事故(英語:crowd crush)、人群疊壓事故(英語:crowd collapse[1])、人群踩踏事故stampede)(媒體習慣以踩踏事故代指此類事件)。是指人群因為擁擠壓迫,或者在移动時因跌倒而互相疊壓、踩踏的事故。在进行抢购朝圣等行为时,時常会造成类似的事故。[2]在人群达到一定密度时,即使不移动也可造成事故。当人群密度大于每平方公尺4-5人时,人群之间的压力可以导致多米诺骨牌式的摔倒。当密度接近每平米9人时,压力本身就可造成壓迫性窒息

事实速览 中国大陸, 港澳 ...

成因

一般成人占用一块 30 cm × 60 cm 的空间。当人群密度小于2人/m2时,人们可自由活动:即使是快速行动,人类也可以避开障碍、防止摔倒。在密度达到3—4人/m2 时,人们运动稍有阻碍,但仍然不易摔倒。[3]:6在密度达到5人/m2 时,活动开始受阻。达到6—7人/m2时,人群的性质趋近于一个流体:个人受压力掌控,不能自由移动;对人群的施加的压力也会如疏密波在介质中传播一样运动。[3]人类有些会享受这种受人群支配运动的感觉,会在摇滚乐(冲撞)、运动会现场故意进行这类活动。[4][5]这种状态也极其危险:若有人摔倒,形成的空腔会导致其他人失去支撑,从而导致连锁反应。此类事故的代表是2015年麥加朝覲踩踏事故[6]

高达9人/m2的密度一般是和人群运动有关。当人群向某方向移动但被阻拦时,背后的人不一定知道情况,会继续尝试向前挤。[6]此类事故的代表是希爾斯堡足球場慘劇[7]

无论是何种“群集事故”,死伤的原理都是对人造成压力。大部分死者都是死于窒息,有的是受到人群摔倒堆积产生的压力而死,也有是因为人群运动受阻的横向压力导致无法呼吸。伤者有的是受压导致骨折,还有的在摔倒后被脚踩受伤。[8]

Remove ads

預防

提前查看場地,了解它的位置,空間大小和佈局方式,以及它是室外還是室內空間。一定要做好關於活動類型的功課,例如大部分的人是坐著或站著的?會有多少人出現?什麼時候結束?

成群結隊地穿上與眾不同的衣服,讓每個人都脫穎而出。

當您到達活動地點時,將車停在靠近出口的位置,即使您需要步行更長的時間才能到達活動舉辦地點。

建議穿著舒適的服裝及舒適的鞋子,以輕鬆地四處走動。

隨身攜帶大量的水,如果您打算在活動期間飲酒,請注意控制攝入量,因為了解酒精如何影響您和您周圍的人至關重要。

事故列表

中國大陸

Thumb
火災逃生時,踩死和燒死同樣致命。圖為1994年新疆克拉瑪依市學生表演大火的死者分布(以「X」標記),325死者裡有100+人是被踩死而非燒死。
Remove ads

香港

台灣

  • 1963年桃園縣:中壢中山堂踩踏事故——14死、21傷
  • 1966年基隆市:大世界戲院踩踏事故——7死、9傷 [25]
  • 1995年台中市:衛爾康餐廳大火——64死14傷,火災逃生時踩踏 [26]

日本

韓國

柬埔寨

印度

印度尼西亞

葉門

伊拉克

沙特阿拉伯

Thumb
麦加朝觐發生過多次踩踏 [36]

以色列

俄羅斯

英國

德國

意大利

科特迪瓦

美國

遇難人數超過100人的踩踏事件

更多信息 日期, 事件 ...

註釋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