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今周刊

台灣雜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今周刊
Remove ads

今周刊(英語:Business Today),是於1996年創刊的台灣週刊,討論議題涵蓋國際趨勢、政治經濟情勢、產業動態、個人投資、理財規劃及社會民生文化。每週四出刊,曾獲國內外新聞大獎,包括「金鼎獎」、「SOPA亞洲卓越新聞獎」、「吳舜文新聞獎」、「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亞洲媒體獎」(Asian Media Awards)、「新世代金融傳播獎」、「行銷傳播傑出貢獻獎」等肯定。

事实速览 今周刊 Business Today, 類型 ...

簡介

今周刊》報導內容包含國內外財經動態與在地公共議題,並以媒體公器立場監督政府、提出解方建言;提供讀者企業經營訊息,維護投資大眾權益。不僅獲得社會廣大迴響,2018至2023年間更獲得3次「金鼎獎」最佳財經時事雜誌,評審盛讚:「《今周刊》充分展現財經雜誌核心價值,及時掌握趨勢變化,精準發揮深入採訪、調查及報導的專業,堪為典範。」

現任董事長為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發行人為梁永煌,副社長兼總主筆為楊紹華、總編輯為許秀惠。

為與國際接軌,《今周刊》與全球知名財經雜誌《美國彭博》 (Bloomberg Businessweek)、日本權威的財經雜誌《東洋經濟週刊》(Weekly Toyo Keizai)、全球發行量第一的雜誌《富比士雜誌》(Forbes)等國際媒體合作,並獲得深具國際影響力的報紙、普立茲大獎常勝軍《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在台唯一授權翻譯轉載,藉此提供《今周刊》讀者更多、更全面的國際議題,以及更前瞻的財經趨勢與產業動態。

今周刊》會定期推出「兩岸三地市值一千大企業排行」、「財富管理銀行暨證券評鑑」、「SDGs永續城市大調查」、「財經風雲人物」等調查,並隨著各調查的結果公布舉辦記者會或頒獎典禮。

《今周刊》數位平台為國內財經媒體高聲量、高流量的內容平台,營運包括今周刊官網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幸福熟齡網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ESG永續台灣網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今周刊》官網內容包括最即時政經新聞與評論、雜誌最新內容與智庫、各類理財資訊與知識等,在國際網路分析、流量效能公司SimilarWeb公開資訊中,長期排名在國內各大媒體前百名內。今周刊數位同時經營數位社群,包括Facebook、IG、Youtube、Podcast等,今周FB已累計有115萬個追蹤者、IG累計逾38.5萬粉絲。

長期關注ESG發展以及高齡社會議題,《今周刊》於2017年和2020年,相繼推出《幸福熟齡》及《ESG永續台灣》子平台。《幸福熟齡》平台透過分享新觀點和最新健康資訊,鼓勵即將步入退休生活的讀者,用樂活態度活出多元的美好生活;《ESG永續台灣》平台則提供讀者國內外產業動態的第一手消息,呼籲台灣企業對於ESG的重視,期盼攜手改善社會與環境,促進台灣永續發展

2021年推出「今周大耳朵」Podcast節目,針對不同讀者及商務人士推出數位內容,以符合各年齡層對於理財教育、生涯規劃、健康樂活等特定主題的需求。

Remove ads

品牌活動

2007年起,《今周刊》推出「財富管理銀行暨證券評鑑」,為國內結合銀行、券商、理專、營業員以及第三方調查,全方位進行的財富管理專業評鑑,每年評選出表現亮眼的財富管理業者。

2016年起,舉辦台灣最具代表性的跨世代對談活動「總統與高中生面對面論壇」,每年開放全國高中職學生報名參加,提供青年公民與國家領導人直接交流的舞台,討論議題包含外交處境、性別平權、108課綱、技職出路、居住正義、國防安全等,鼓勵青年學子展現行動力與社會影響力。

2017年起,舉辦「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邀請日本產官學界代表跨海交流,讓更多關心此議題民眾,共同前瞻台灣熟齡社會的美好藍圖。

2018年起,舉辦國內最盛大的年度產經論壇「台灣大未來 國際高峰會」,期望與各界政經領袖與企業指標人物,在瞬息萬變的國際局勢中,共同前瞻產經與科技趨勢。同年,因應國際永續浪潮,舉辦「新能源國際論壇」,深度探討台灣的綠色經濟發展之路,同時引領台灣邁向更妥善的能源選擇。

2020年啟動「還海行動1095」三年計畫,號召全台企業、NGO組織至台灣各海岸進行淨灘,導入循環經濟概念,將所收集海洋廢棄物再製成環保商品開收認購,並喚起大家對海洋環境保育、減塑減廢的重視,還給台灣一片乾淨的海;同年,為響應聯合國公布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啟動全台二十一縣市的「SDGs永續城市大調查」,與第三方調查機構「畢肯市場研究」合作,針對各縣市統計指標、民意調查兩部分進行評分。同年,於台北世貿中心舉辦首屆台北國際金融博覽會,期盼透過多元性的互動參與,提供民眾正向投資理財觀念與金融知識。

2021年起,舉辦「ESG永續台灣國際高峰會」,除了提供國內投資人最新永續經濟觀點,更延續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的結論,與國內外代表性產官學者共同探討氣候變遷、淨零挑戰,以及台灣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2022年舉辦首屆「自綠生活節」,響應聯合國ACT NOW「10大個人氣候變遷行動」,邀請民眾從食、衣、住、行、育、樂的日常中體驗減塑低碳,邁向永續生活,實踐淨零永續;同年年底舉辦「經濟展望論壇」,發揮財經媒體精準掌握全球經濟脈動的優勢,聯手獨家智庫帶領讀者窺見投資致勝關鍵。

Remove ads

特殊封面

自2016年出刊的第1000期〈最強公民國—瑞士〉起,《今周刊》封面刊頭上代表品牌定位的文字從「深入財經、預約財富」改為「在今天看見明天」,強調《今周刊》除了深入財經與預約財富領域,亦著力於年金改革、年輕人低薪、苦勞問題,並且深入探討食安、醫療等社會議題,期盼能夠與所有讀者一起努力,自身做起扮演最佳公民角色,打造明天美麗的願景。

2014年,《今周刊》製作第936期封面故事〈許台灣美好未來的30張關鍵選票〉,從經濟、社會、人權、政治各層面,提出台灣社會亟需的30個進步觀念;2022年再度推出第1312期封面故事〈讓台灣更美好的進步主張〉,從制度面著手,持續推進台灣社會進步。報導涵蓋勞工權益、全民健康安全、產業發展與防弊、國家留才制度、強化政經體質五大面向,盤點20個對台灣有重要影響卻不合時宜的法令。

獎項

更多信息 年份, 獲提名 ...
Remove ads

出版書籍

更多信息 書名, 作者 ...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