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佳曉

香港東區區議員選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佳曉
Remove ads

佳曉(英語:Kai Hiu,代號:C35)曾是香港東區區議會下轄的選區,1994年設立,原稱曉翠,2003年採用現名,自2021年起懸空至2023年取消,懸空前的區議員為柴灣起動成員黎梓欣

事实速览 佳曉 Kai Hiu, 国家/地区 ...

範圍

選區位於小西灣南部,現時包括佳翠苑曉翠苑小西灣邨第一期的瑞喜樓、瑞樂樓、瑞富樓及瑞強樓(A-D座)[3],與其相鄰的選區有翠灣小西灣環翠翠德漁灣。投票站因應人口分佈設有兩個,分別位於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柴灣會所及衛理中學

沿革

1993年港督彭定康推行政改方案,取消區議會委任議席及雙議席選區制度,全面實行單議席單票制,並改由選區分界及選舉事務委員會制定,區議會選區數目亦因應人口變動而大幅增加。因應小西灣在1990年代開發,由原有柴灣南雙議席選區分拆出多個選區,曉翠選區是其中之一。當時包括小西灣邨A-D座、曉翠苑以及柴灣游泳池一帶的單幢樓。1994年區議會選舉自由黨林翠蓮得到807票,以近七十多票差距打敗獨立候選人王金殿的725票及民建聯周志釗的708票,成為本區首任議員。

1999年區議會選舉,東區人口增多下增加兩席,編號由C35改為C37自由黨林翠蓮以過半數的1,674票勝過民主黨楊浩然的806票及民建聯黎鴻光的638票連任。

2003年區議會選舉,人口增加帶動小西灣選區重組,曉翠選區納入原屬富景選區的佳翠苑,亦改名為佳曉自由黨林翠蓮與公義同盟胡健南競逐,結果以七成半得票的2,400票多於胡的794票勝出。

2007年區議會選舉政府將柴灣游泳池一帶的單幢樓全數劃入當時人口偏少的漁灣選區,自此佳曉選區範圍再無變化。基於未有其他候選人參選,自由黨林翠蓮自動當選。其後林翠蓮以自由黨名義出選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港島區直選名單,以二千多票而落敗。2010年林翠蓮張宇人最低工資爭議,退出自由黨,自行創立T Party

2011年區議會選舉,佳曉選區吸引到四人參選,除林翠蓮爭取連任,於區內建制派團體活躍的吳美容和劉好景亦有參選,同場亦有獨立梁志威參選,吳、劉、梁三人都是當區居民協會或互助委員會成員,但林翠蓮仍以五成六得票的1,925票當選,而吳美容得703票、劉好景得455票、梁志威得323票。

2015年區議會選舉,因應東區區議會2個選區劃入灣仔區議會,編號改回C35,吳美容的女兒、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鍾樹根助理植潔鈴,以「獨立」名義參選,並獲鍾樹根支持[4],最後林以七百多票之差壓倒植(2,241對1,514)成功連任。

2017年12月17日凌晨林翠蓮因中風病逝,終年51歲,觸發2018年6月10日的補選[5][6][7][8] 選舉有3人角逐,分別是林翠蓮助理,曾經加入新民黨的陳真真、獲得工聯會推薦的民建聯植潔鈴,以及代表民主派參選的社福界選委李鳳琼。競選期間植潔鈴助選團被指在小西灣邨內毆打選民[9],亦涉嫌向小西灣邨居民派物品賄選,[10]亦傳出林翠蓮前助理陳真真被勸退選以及被挖樁腳等新聞[11]。結果由打正民建聯工聯會雙牌頭的植潔鈴以2,268票多於泛民主派支持的李鳳琼1,302票及獨立候選人陳真真的707票當選。

2019年區議會選舉李鳳琼轉往欣藍選區參選,最終柴灣起動候選人黎梓欣以3,200票高票當選區議員,擊敗上任僅一年半的植潔鈴及獨立建制派陳真真的581票成功當選,也是首次由泛民主派人士奪取該選區議席。

2021年9月15日,黎梓欣被香港政府根據《基本法》第104條的解釋所訂下的原則及相關的法律規定,宣布其宣誓為無效宣誓而失去議員資格,結束一年餘的區議員任期。[12]

議席藉此一直懸空至2023年選舉改革被撤銷,與杏花邨翠灣欣藍小西灣景怡環翠翡翠興民樂康翠德漁灣選區合併為柴灣選區

Remove ads

歷屆議員

更多信息 屆別, 議員 ...

歷屆選舉結果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