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侗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侗语sungp Gaeml),侗文leec Gaeml)是侗台语系(或称侗台语族、壮侗语族)的语言之一,为中国侗族Gaeml)所用。传统上侗语以汉字写成;后来有了仿汉字的侗字(字佄);在1958年推出一款基于拉丁字母拼写的新文字——侗文,但因人手和印刷物缺乏,使用不算广泛。

事实速览 侗语, 母语国家和地区 ...

侗语分南北两种方言(或称语言[1])。南部方言编码为kmc,有100万人使用;北部方言编码为doc,有50万人使用。每种方言又各分为四个土语。《侗文方案》(草案)规定:“以贵州省榕江话的语音为标准音”。榕江话是指榕江县车江乡侗族村寨所说的侗语语音,属于南部方言第一土语。更具体地,一般取章鲁村的语音为标准音。

汉语借词是侗语词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的借词与中古汉语的音系有一定对应关系,现代的借词一般接近当地汉语方言(西南官话,主要是岑江片)的读音。

Remove ads

語音和拼寫

侗語的音節可以分解成聲母韻母聲調三個要素。

聲母

聲母是音節開首的輔音,侗語有32個聲母。其中七個 (f, z, c, zh, ch, sh, r) 從漢語借詞而來。事实上,侗语中没有卷舌音。

更多信息 IPA, 侗文 ...

声母排列顺序:b, p, m, w; d, t, n, s, l; bi, pi, mi, li; gu, ku, ngu; j, q, ny, x, y; g, k, ng, h; f, z, c, zh, ch, sh, r。

Remove ads

韻母

侗語有 64 個韻母,當中 14 個從漢語借詞而來的,不在下表列出。

更多信息 IPA, 侗文 ...

腭化声母bi, pi, mi, li后面的韵母u写作uu。

韻母 ab, ad, ag 遇到短入調(-l, -p, -c,見下表)時,元音音值為 [ɐ];遇到長入調(-s, -t, -x)時,元音音值為 [a]

韻母 eb, ed, eg 遇到短入調(-l, -p, -c,見下表)時,元音音值為 [ə];遇到長入調(-s, -t, -x)時,元音音值為 [e]

聲調

侗語是帶聲調的語言。 按照傳統音韻學的觀點,侗語有15個聲調,其中有九個舒聲調,六個促聲調。促聲調出現在塞音韻尾的音節中,舒聲調出現在開音節和鼻韻尾的音節中。由於促聲調的調值和相應的舒聲調相近,所以也可以認爲侗語只有九個聲調。在拉丁拼寫中,聲調以字母的形式放在字尾。侗文有九個聲調符號。

調值 55 35 舒212/促21 323 13 31 53 453 33
侗文調號 -l -p -c -s -t -x -v -k -h
舒聲 名稱 全陰平 次陰平 陽平 全陰上 次陰上 陽上 全陰去 次陰去 陽去
編號 1 1' 2 3 3' 4 5 5' 6
例子 bal pap bac bas qat miax bav pak bah
解釋 灰色 姑母
促聲 名稱 全陰短入 次陰短入 陽短入 全陰長入 次陰長入 陽長入
編號 7 7' 8 9 9' 10
例子 bedl sedp medc bads pads bagx
解釋 鴨子 螞蟻

不送气清塞音声母b、bi、d、j、g、gu只出现在全阴调和阳调的音节中,送气清塞音声母p、pi、t、q、k、ku只出现在次阴调的音节中。

侗文中的现代汉语借词按照侗文的一般规则拼写。

当地汉语方言调类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侗语借词调类 陽去h 陽平c 陽上x 全陰平l(不送气),次陰平p(送气)
Remove ads

意音文字书写系统

方言

关联语言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