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保守派 (洋务运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保守派[1][2],又称顽固派[3][4]、守旧派[5]等,是洋务运动时期与洋务派针锋相对的政治派别,与清流派[6][7]有一定重合。
简介
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又称同光中兴或“自强运动”。体制内一批改革派官僚,主张大力引进西方现代科学技术,创办新式工业,培养新型人才,训练新式军队,被称为洋务派。代表人物包括奕䜣、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知识分子包括魏源等。
反对洋务派的官僚包括倭仁[2]、徐桐、李鸿藻及后期的张家骧等,这批人多数为熟读经书的文人学士出身的文员,主张儒教传统立国。[8] 也有立场居中者,如郭嵩焘对守旧派的顽固立场予以痛斥,也对洋务派的迷信炮舰政策提出批评。[5]
洋务派和保守派发生了三次大规模论争:1860年代关于同文馆招收科甲正途人员入天文算学馆的争论[1];1870年代关于应否停造轮船的争论;1880年代关于修筑铁路的争论。[8]19世紀末大清被投入西洋化的日本擊敗以及義和團內亂打擊,勝負已分,遂分崩離析。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