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信仰运动

伊斯蘭主義運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信仰运动
Remove ads

信仰運動(阿拉伯語:الحملة الايمانية羅馬化:al-Ḥamla al-Īmāniyya)是伊拉克复兴党自1993年到政權倒台前,所實行的伊斯蘭主義運動。該運動主要涵蓋多項政策,包括賦予伊斯蘭主義組織更多自由、對宗教相關項目挹注更多資源、更頻繁使用伊斯蘭刑罰、強調伊斯蘭教在伊拉克生活方面的重要性等。[1]

Thumb
信仰运动的主導者伊扎特·易卜拉欣·杜里

伊扎特·易卜拉欣·杜里是信仰運動的主導者,並透過該運動來推廣納克什班迪教團。日後,杜里接下薩達姆·海珊的位子,成為伊拉克复兴党黨魁。納克什班迪教團也成為纳克什班迪教团军的核心部隊。[2][3]

Remove ads

背景

Thumb
海湾战争期間,伊拉克政府給伊拉克国旗添加「真主至大」字樣,試圖增強在伊斯蘭主義方面的聲譽

傳統上,復興黨領導層把伊斯蘭主義者視為落後族群、並對其懷有戒心;但在1980年代後,伊拉克政府開始向穆斯林兄弟會、其他遜尼派、以及什葉派伊斯蘭組織示好。海珊宣稱復興黨創黨元老米歇尔·阿弗拉克臨終前皈依伊斯蘭教、還有1991年在伊拉克国旗添加「真主至大」字樣,也被視為海珊政權開始親近伊斯蘭主義。[1]

有說法認為復興黨否定傳統世俗主義立場,比起海珊轉變其政治信念,更可能是出於避免伊斯蘭主義者反對復興黨政權、甚至動輒起事的政治盤算。[4]美國宾夕法尼亚大学學者Samuel Helfont指出:「我們通常認為世俗民族主義的海珊政權,受信仰運動而變得更宗教化,而以『意識形態』來形容該運動;但伊拉克的內部檔案顯示,這與海珊政權的治理能力有關:他們試圖在不激怒伊拉克宗教界的情況下,將其觀點納入政策中。」並總結:「我們不該像多數人那樣,認為信仰運動是政權從世俗轉到伊斯蘭主義;事實上,信仰運動是海珊政權試圖打擊日益興起的伊斯蘭主義浪潮。」不過他隨後指出,無論海珊政權採取何種行動,1990年代伊拉克社會的宗教極端主義,傾向都愈發明顯。[5]

Remove ads

實行

1993年7月中,海珊正式宣佈實行信仰運動、最初目標是盡可能剷除當地夜生活文化:他宣佈禁止在公共場合飲酒與販酒,並對違者科處監禁。[6]伊拉克教育課綱開始把可蘭經研究納為核心科目、並強調要深入研究伊斯蘭教。大約三萬名的可蘭經與伊斯蘭教老師,在一般薪資外,還會有其他課程津貼。[7]海珊在閉門會議中,主張要像哈桑·班納與埃及穆斯林兄弟會的立場那般,以阿拉伯世界的統一為前提,建立泛伊斯蘭國家。[1]

Thumb
拉赫曼清真寺

除此之外,伊拉克政府在財政受經濟制裁英语International sanctions against Iraq影響而出現問題的情況下,依舊把資源投注於建設和維護清真寺。實例有巴格達的烏姆埃爾古拉清真寺英语Umm al-Qura Mosque、以及未完工的拉赫曼清真寺英语Al-Rahman Mosque, Baghdad[1]

伊拉克政府也開始實行更嚴厲的刑罰。逃兵、(部份形式的)貪污、竊盜,更常被科處截肢。[8]在海珊政權末期,萨达姆敢死队英语Fedayeen Saddam對賣淫女性科處斬首。2003年1月,《紐約時報》的约翰·费希尔·伯恩斯英语John Fisher Burns就有報導相關新聞。[9]根據當時的人權組織報告,該準軍事部隊處死了兩百餘人。[10]

Remove ads

內部異議

信仰運動並未受到復興黨內部的全面支持。薩達姆·海珊有時甚至被視為黨內唯一的主要支持者;相較之下,信仰運動運動的主要反對者有前伊拉克總理萨阿敦·哈马迪與前情報部長巴爾贊·易卜拉欣·提克里蒂。提克里蒂尤其忌憚海珊試圖安撫的伊斯蘭主義組織:前者視後者為尋求推翻自身政權、並取而代之的威脅;並認為與薩拉菲派結盟,會導致伊拉克與內部什葉派及其他阿拉伯國家疏遠。[11]

其他公開反對者還有海珊的兒子乌代·萨达姆·侯赛因:他旗下的報紙《巴別》批評信仰運動會鼓動宗派分裂,破壞伊拉克社會的宗教多元性、以致整個伊拉克。該報認為信仰运动是海珊在試圖討好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者;但由於後者只願接受最嚴厲的伊斯蘭教法,因此這種運動終究會失敗;該報同時批評伊拉克政府和安全部門,在放任國內日益壯大的薩拉菲運動。[1]另一方面,《巴別》也使用了「若废子英语Rafida」一詞譴責了什葉派。該詞的意思為「拒絕派」,是薩拉菲派內部的極端保守派,批評什葉派的仇恨性用詞。[12]

結果

1991年代後期,伊拉克日漸增長的薩拉菲派,不只幫助了政權的盟友、也幫助了反對復興黨政府的團體;並出現包含汽車炸彈、暗殺事件在內的小規模的恐怖主義活動。這些活動後來成為了大規模的伊拉克叛亂英语Iraqi insurgency (2003–2011)[13]而信仰運動的其中一環,即包含讓安全部門官員,滲透清真寺與伊斯蘭組織。許多最初只是派去滲透的人,最終也接受薩拉菲派、並成為堅定的信仰者。[14]伊拉克戰爭導致復興黨政府倒台後,這些吸收了復興黨-薩拉菲主義思想的安全部門前官員,開始結成各種叛亂組織、成為日後伊拉克內亂的要角、最終加入了伊斯蘭國阿布都拉·賈納比英语Abdullah al-Janabi就是從安全部門官員,變成薩拉菲主義叛軍的代表。[10][14]

參考資料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