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修頓 (選區)

香港灣仔區區議員選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修頓 (選區)
Remove ads

修頓(英語:Southorn,代號B12)曾是香港灣仔區議會下轄的選區,1982年設立,1994年定為單議席選區,2023年取消,末任區議員為香港島各界聯合會成員李碧儀

事实速览 修頓 Southorn, 国家/地区 ...

範圍及名稱

修頓選區與鄰近的選區都是南北狹長的選區,現時位於告士打道以北介乎分域街菲林明道灣仔北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告士打道莊士敦道修頓球場中心介乎盧押道柯布連道一帶、莊士敦道以南近灣仔街市的一段皇后大道東,以及近灣仔峽的一段馬己仙峽道山頂道,當中包括不同類型的樓宇如竹林苑、滿峰台、欣怡居、鳳凰閣、囍滙尚翹峰 (第二座、第三座),以灣仔舊區為主,區內修頓球場為著名地標,故以此為名。與其相連的選區有軒尼詩司徒拔道與及大佛口,並且沿寶雲道堅尼地道中西區山頂選區連接,以維多利亞港油尖旺區隔海相望[1],投票站通常設於灣仔郵政局灣仔活動中心

沿革

修頓選區源於1982年區議會選舉灣仔西單議席選區,在1985年區議會選舉1991年區議會選舉則定為雙議席選區,在這段時期,主要由無黨派鍾易安(1983年補選勝出)及香港華人革新協會鄭琴淵(1985年選舉勝出)。

1993年港督彭定康推行政改方案改革區議會,取消所有委任議席及雙議席選區制度,全面實行單議席單票制,並改由選區分界及選舉事務委員會制定,區議會選區數目亦隨人口變動而大幅增加,當中雙議席灣仔西選區分拆西面的大佛口和東面的修頓選區。鍾鄭二人未有灣仔西一帶選,由林貝聿嘉於1994至2003年奪得本區議席,當中1999年區議會選舉更在未有其他候選人之下自動當選。

2003年區議會選舉,林貝聿嘉未有參選,左派由民建聯劉珮珊參選,由於七一效應帶動投票人數增加,結果公民起動金佩瑋以六成得票當選,成為泛民主派於本區勝出的例子。

2007年區議會選舉金佩瑋未有爭取連任,支持黨友魏基樂參選,對上得到左派支持的李碧儀及獨立人士黃國康,結果李氏以近六成得票當選。自2008年起,本區議員由香港島各界聯合會成員李碧儀擔任。

2011年區議會選舉,李碧儀以八成得票的1,463票打敗民主動力認可的莊初傑324票而連任。2015年區議會選舉,李碧儀以1,463票打敗2047香港監察楊幼峰的437票而連任。2019年區議會選舉,李碧儀以1,790票打敗灣仔起步陳錦成的1,652票而連任。

修頓選區隨着2023年選舉改革被撤銷,與其他灣仔區的全部選區併為單一的雙議席選區

Remove ads

歷屆議員

更多信息 屆別, 議員 ...

歷屆選舉結果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更多信息 政党, 候选人 ...
Remove ads

參見

註腳

參考來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