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倫敦塔的渡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倫敦塔的渡鴉
Remove ads

倫敦塔的渡鴉(英語:Ravens of the Tower of London)是一群[註 1]至少六隻圈養渡鴉(截至2021年已有九隻)[3],牠們生活在倫敦塔裡。[4][5] 傳統上,人們相信牠們能守護英國王室的國運和倫敦塔。根據一則流傳的迷信:「如果倫敦塔的渡鴉消失或飛走,王冠就會失去權威,大不列顛也會因此滅亡。」[6][7][8][5] 不過,包括倫敦塔官方歷史學家在內的一些學者認為,這個「倫敦塔渡鴉神話」很可能是起源於維多利亞時代的浪漫主義幻想。[9] 目前已知最早記錄倫敦塔圈養渡鴉的資料,是1883年出現的一幅插圖。[10]

Thumb
兩隻倫敦塔渡鴉Jubilee與Munin,攝於2016年[1]

歷史上,野生渡鴉曾廣泛分布於英國各地,包括城市地區,倫敦塔也在其自然棲息範圍內。隨著牠們在倫敦及其他傳統棲地逐漸消失,如今僅能在倫敦塔內以圈養方式維持,由官方負責照料。倫敦塔的渡鴉由渡鴉大師英语Yeomen_Warders#Ravenmaster每日照顧[11],該職位隸屬於御用侍從衛士英语Yeomen Warders,並帶領由多名侍從衛士組成的助理團隊[12][13]。當地傳說認為,圈養渡鴉的傳統可追溯到查理二世時期。目前倫敦塔內部分渡鴉是由薩默塞特郡專門飼養繁殖後引入的。[1][14]

Remove ads

歷史

傳說的起源

最早將倫敦塔與渡鴉連結起來的傳說,源自威爾斯擬人化神話說英语Euhemerism。該傳說講述不列顛人對虐待布蘭溫英语Branwen的愛爾蘭領袖馬索路赫英语Matholwch發動的戰爭。布蘭溫的兄弟、受祝福者布蘭英语Brân the Blessed命令其追隨者斬首他的頭顱,將其埋於白山(即今日倫敦塔所在地),頭顱面向法國,作為保護英國免受外敵入侵的護符。[10]

「布蘭」(Brân)在現代威爾斯語中即是「渡鴉」之意,而渡鴉具有魔法性與守護能力,廣泛出現在凱爾特神話中。根據凱爾特傳統,布蘭的頭顱被埋於白丘之下,象徵強而有力的保護;如同現代傳說中,渡鴉駐守倫敦塔亦被視為守護的象徵。因此,此故事極有可能源於英國民間傳說英语British folklore[15]

後世的傳說

Thumb
1900年的塔綠地英语Tower Green,歷史上,此處偶爾會臨時搭建刑台執行處決,但大多數處決實際發生於城堡外的塔丘。在20世紀前,已有七起處決發生於塔綠地。[16]

根據喬治·約翰·楊赫斯本爵士英语George Younghusband的記述,1536年安妮·博林被處刑時,「連倫敦塔上的渡鴉也默然無聲地蹲在城垛,靜靜地看著這不尋常的一幕——一位王后即將被處死!」[17] 美國作家博里亞·薩克斯英语Boria Sax則描述,1554年簡·格雷女王被處決時,渡鴉甚至啄食她斷頭上的眼睛,場面更為駭人。[18]薩克斯在《渡鴉如何來到倫敦塔》("How Ravens Came to the Tower of London")一文中分析,最初飼養渡鴉,主要是為了讓倫敦塔作為處刑地點看起來更具戲劇性。[18]}}

另外,也有說法認為倫敦塔渡鴉的起源與1666年的倫敦大火有關。當時,中世紀的倫敦裡,野生渡鴉與一樣被認為是重要的食腐動物[19] 傳說大火後,倖存者為報復渡鴉食屍而獵殺牠們,但佛蘭斯蒂德警告殺光渡鴉是不祥之兆,王國不會持續到最後一隻渡鴉死去。於是查理二世下令在倫敦塔內飼養六隻渡鴉。[20]

倫敦的野生渡鴉

渡鴉原生於不列顛以及北半球大部分地區,但近代其繁殖族群多分布於英國較為偏遠的西部高地地區。[21]因為直到16世紀為止,渡鴉既棲息於野外,也常在人類聚居區活動;由於其食腐習性有助於清理街道,城市中甚至曾歡迎牠們的存在。然而,隨著被視為對家畜的威脅,到了19世紀,渡鴉在許多地區因系統性狩獵與槍殺而被徹底消滅。[22]

倫敦野外最後一次有渡鴉築巢的記錄是在1826年於海德公园。不過,英國皇家鳥類保護學會英语Royal Society for the Protection of Birds於2004年報告指出,在距離倫敦塔約30英里的近郊郡英语Home Counties地區,仍有渡鴉築巢的現象。[23]

Thumb
來自1883年兒童書籍《London Town》的插圖,描繪倫敦塔中的渡鴉。

已知最早描繪倫敦塔渡鴉的兩幅圖畫都出自1883年,一幅刊登於報紙《The Pictorial World》的特刊,另一幅則收錄於兒童書籍《London Town》。[24]該書由菲利克斯·李(Felix Leigh)撰寫,插圖由托馬斯·克蘭(Thomas Crane)和伊麗莎白·霍頓(Elizabeth Houghton)負責繪製。[25]:50–53

根據薩克斯的說法,最早提及圈養渡鴉由來的記載,是1918年由喬治·揚赫斯班德爵士英语George Younghusband所著的《The Tower from Within》。揚赫斯班德指出,這些渡鴉由第四代鄧雷文及芒特伯爵英语Windham Wyndham-Quin, 4th Earl of Dunraven and Mount-Earl(1841–1926年)提供。鄧雷文家族第二代伯爵曾是德魯伊學者、詩人兼偽造者伊奧洛·摩根的支持者,據稱說服家族相信位於格拉摩根的城堡是渡鴉神被祝福者布蘭英语Brân the Blessed的故居。該家族可能將渡鴉視為布蘭的化身,並藉此象徵對倫敦塔的精神主權。[25]:36–40

倫敦塔官方歷史學家、也是皇家軍械庫成員的傑佛瑞·帕奈爾英语Geoffrey Parnell認為,倫敦塔圈養渡鴉的悠久歷史其實是維多利亞時代的產物。帕奈爾在研究中指出,雖然流傳著王冠的存續依賴渡鴉存在的傳說,但他查閱紀錄時發現一句直白的描述:「『一隻都不剩了』——但王室和倫敦塔依然存在。」[9]此段描述指的是二戰後倫敦塔重新開放前的一段時期,當時唯一存活的渡鴉是一對配偶:Mabel和Grip。[註 2]這對渡鴉後來從塔中消失,據說可能雙雙私奔到附近的樹林。這段故事當時也見於多家美國地方報紙。[25]:80–84

帕奈爾也表示,第一批圈養的渡鴉很可能是由塔中工作人員飼養的寵物。1845年1月,美國作家艾德加·愛倫·坡發表敘事詩烏鴉}》後,西方世界對這種鳥類產生了濃厚興趣。[9]日本小說家夏目漱石於1900年參觀倫敦塔,並在1906年發表遊記,提到當時塔內有六隻渡鴉,並以此作為行刑前後場景的焦點。但也有評論指出,夏目的文筆「融合幻想、歷史與當下經驗」。[27][28]

Remove ads

第二次世界大戰

關於「若渡鴉離開倫敦塔,英國就會覆滅」的傳說可追溯至1944年7月。當時渡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閃電戰期間,被非正式用作偵測敵方炸彈與飛機的觀察員。[25]:62–73閃電戰期間,除了三隻渡鴉外,其他皆因轟炸或壓力死亡,倖存者為「格里普」(Grip)、牠的伴侶「梅布爾」(Mabel)和另一隻名為「寶琳」(Pauline)的渡鴉。[29] 不過,格里普與梅布爾很快也「消失」了。

隨後,時任首相溫斯頓·邱吉爾下令補充新的渡鴉,使族群恢復到原定數量。倫敦塔的渡鴉被視為王國士兵,並獲發與軍人和警察相同的誓詞認證卡英语Police oath#United Kingdom。牠們像軍人一樣,也可能因有損良好秩序與紀律的行為英语Conduct_prejudicial_to_good_order_and_discipline而被「勒令退伍」。[19][30]

近代

如今,倫敦塔的渡鴉已成為倫敦市的重要動物族群之一。[9]遊客被告知不要餵食渡鴉,因為牠們若感受到威脅可能會啄人。[31]自1987年起,塔內的渡鴉已納入成功的圈養繁殖英语captive breeding計畫。例如,一對名為「查理」(Charlie)和「里斯」(Rhys)的渡鴉,成功孵育並撫育了17隻雛鳥。[5]

1995年,渡鴉查理(Charlie)驚嚇到一隻偵爆犬,結果被狗叼住。警方發言人表示:「這隻鳥可能因驚嚇過度而死亡。」[32]

2003年,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參觀倫敦塔時,據報導被一隻渡鴉的語言能力嚇了一跳;這隻名為「索爾」(Thor)的渡鴉對他隨行人員每人打招呼說:「早安!」[33][34]2006年H5N1禽流感擴散期間,渡鴉被安置於室內,生活於「特製鳥舍」中。[35]

2012年,為紀念伊利沙伯二世登基鑽禧紀念,一隻名為「鑽禧」(Jubilee)的渡鴉被贈與伊莉莎白二世,後來釋放回倫敦塔,使總數達八隻。[14]

2013年5月,有兩隻渡鴉在倫敦塔內被一隻紅狐咬死,這是首次記錄到塔內發生狐狸襲擊事件,使塔內渡鴉數量降至最低限度六隻。[36] 塔方隨後升級安全設施,並展開由歷史皇家宮殿機構英语Historic Royal Palaces資助的大規模渡鴉居所翻修計畫。[36]

2011年起,克里斯多福·斯凱菲英语Christopher Skaife擔任渡鴉大師,截至2018年照顧著七隻渡鴉。[37]斯凱菲將鳥翼和羽毛的修剪量減少三分之一,讓渡鴉能夠飛行,而非只能跳躍或滑翔。他曾讓渡鴉「梅麗娜」(Merlina)飛到泰晤士河畔,但牠總是因和管理員的感情而返回塔內。[38] 在斯凱菲任內,只有一隻名為「穆寧」(Muninn)的渡鴉曾逃跑,後被民眾捕獲。[37]

2019年4月23日(圣乔治),渡鴉「胡金」(Huginn)和「穆寧」(Muninn)孵出四隻雛鳥,這是自1989年以來首次在倫敦塔成功孵化。其一雛鳥被命名為「喬治」(Georgie),以紀念孵化日期。[39][40]

2021年1月31日,倫敦塔宣布綽號「倫敦塔女王」的「梅麗娜」(Merlina)已數週未現蹤,推測已經死亡。塔方亦於Twitter發布聲明,暫無補充空缺的計劃,但未來希望能從繁殖計畫中迎來新雛鳥。[41][42]

2021年3月,「胡金」(Huginn)和「穆寧」(Muninn)再次誕下兩隻雛鳥。雄鳥命名為「艾德加」(Edgar),以紀念艾德加·愛倫·坡[43] 公眾投票選出雌鳥名字為「布蘭溫」(Branwen)。[44][45]

2024年3月,斯凱菲退休,由巴尼·錢德勒英语Barney Chandler接任倫敦塔新任渡鴉大師。

Remove ads

飼養與飲食

Thumb
2004年倫敦塔渡鴉的鳥籠

倫敦塔的渡鴉無法飛得太遠,因為牠們其中一側翅膀的飞羽已被剪羽英语Wing clipping。當僅有一翼被剪時,牠們只能飛行短距離以便停棲。正如博里亞·薩克斯英语Boria Sax半開玩笑地描述:

如今這些渡鴉幾乎享有皇室般的待遇。就像皇室成員一樣,渡鴉住在宮殿裡,有僕人服侍。牠們由國家公費供養,作為交換,必須在極盡華麗的場所向大眾展示自己。只要遵守一些基本規則,無論是皇室還是渡鴉,都無需做出非凡的貢獻。 若談政治與外交權力,當今的皇室與渡鴉相差無幾。但此處所謂的「權力」,也可理解為籠罩在渡鴉與君主身上的神秘與魅力光環。[25]:17

每隻渡鴉腳上皆佩戴不同顏色的腳環,以便辨識個體身分。[46]倫敦塔飼養的渡鴉壽命曾超過40年。[47]每隻渡鴉皆有自己的名字,並由渡鴉大師負責照料。牠們的飲食受到細心管理。日常食物包括生肉,通常是肝臟、羊心、牛肉或豬肉邊角料;隔日補充帶殼水煮蛋與沾有血液的鳥用餅乾。偶爾也會給予帶毛的兔肉提供纖維來源。每週固定對渡鴉進行健康檢查,每三週修剪右側翅膀的飛羽,以防牠們飛離倫敦塔。[48]

Remove ads

軼事

倫敦人普遍喜愛這些渡鴉,但偶爾也因個別鳥隻行為不當而失寵。例如,一隻名為「喬治」(George)的渡鴉因破壞電視天線,遭撤銷「皇家任命」,並被遣送往威爾斯。關於此事,當時還發布了特別公告:

1986年9月13日星期六,渡鴉喬治(1975年入役)被調往威爾斯山地動物園英语Welsh_Mountain_Zoo。因失當行為,服務不再需要。[46]

1996年,又有兩隻渡鴉因「行為不檢」被驅逐出倫敦塔。[49] 儘管一側飛羽已被剪除,倫敦塔的渡鴉仍偶有逃離崗位的情況。1981年,一隻名為「格羅格」(Grog)的渡鴉,在為王室忠誠服役21年後,決定離開倫敦塔,棲息於一家酒館附近。[31] 另一隻名為「梅貝爾」(Mabel)的渡鴉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不久遭人綁架離開,至今成為未解之謎。[5]

另一則趣聞則與「詹姆斯·鴉」(James Crow)和「埃德加·索珀」(Edgar Sopper)兩隻渡鴉有關。詹姆斯·鴉是一隻深受喜愛且壽命長久的渡鴉,當牠去世時引發不少騷動。察覺其他鳥兒對其死亡的反應後,埃德加·索珀決定装死來博取關注。他的演技逼真到令渡鴉大師完全信以為真,當渡鴉大師撿起「屍體」時,埃德加突然咬了他的手指,並「嘎嘎大笑著拍翅飛走」。[30]

同樣地,「梅麗娜」(Merlin)因偶爾裝死戲弄遊客而聞名。她會仰躺在地,雙腳朝天,直到遊客驚叫、驚慌逃離或去尋求幫助。[50]

1990年,牧師諾曼·胡德(Norman Hood)在倫敦塔內一間房間去世。前任助理渡鴉大師湯姆·特倫特(Tom Trent)表示,這些渡鴉似乎感知了他的死訊,隨即聚集在聖彼得教堂,發出鳴叫,然後安靜下來,彷彿在哀悼。多項研究指出,鴉科會舉行類似「葬禮」的行為,即為死去的同伴哀悼並靜靜圍繞其屍體。[25]:103

Remove ads

另見

註解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