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傅增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傅增湘(1872年10月9日—1949年10月20日)[1],字叔和,一字潤沅,號沅叔,別署雙鑒樓主人、藏園居士、藏园老人、清泉逸叟、长春室主人等。四川省泸州江安縣(今属宜宾市)人。中國近代藏書家、學者、教育家。[2][3]



生平
光緒十四年(1888年),傅增湘中举人。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中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4]。光緒二十九年四月,散館,授翰林院編修[5],任景山官學教習。此后历官貴州學政、直隷道員。[6]
奉命赴日考察教育,归国后[6],于光緒三十四年(1909年)至宣統三年(1911年)任直隸提學使[7],还曾充癸卯顺天乡试同考官,北洋大臣文案,直隶学务处会办,北洋女子公学、北洋女师范学堂、北洋高等女学堂总理、憲政編查館一等諮議。[8]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傅增湘籌建京師女子師範學堂,并任该学堂总理。宣統三年(1911年),出任中央教育會副會長[9] 。
同年,辛亥革命爆發,傅增湘随唐绍仪赴上海參加南北議和。中华民国成立後,於民国二年(1913年)任約法會議議員,同年8月任肅政廳肅政史。[6]
民国六年(1917年)12月,任王士珍臨時内閣教育总長。此后继续在第三次段祺瑞內閣、錢能訓內閣担任教育總長,还曾任財政整理委員會督辦。翌年10月,被大总統徐世昌聘为总統府顧問。五四運動期間,因反對罷免蔡元培而辭職。[6][10]
民国十一年(1922年)5月,傅增湘任内外短債委員会会長。民国十六年(1927年)10月,任故宮博物院管理委員会委員兼图書館館長,任内编纂《故宫善本書影》。民国十九年(1930年),在清華大学研究院任教。[6]还曾任東方文化事業總委員會圖書籌備委員,東方文化協議會副會長。
抗日战争爆发,傅增湘留在北平从事学术活動,曾任《綏遠通志》編修、東亚文化協会副会長。抗日战争结束後,他完全隠居,整日整理藏书版本的目録。[6]
1949年10月20日,傅增湘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满77歳)。今北京城北景山公園存傅先生撰文"明思宗殉國三百年紀念碑",內容以古論今,是傅先生對國家和個人際遇的寫照。書法與碑刻的水準也是民國時代的傑作。[6]
Remove ads
收藏
傅增湘致力收藏大量善本圖書,築有“雙鑑樓”[11]、“藏園”。
家庭
軼事
在林語堂的英文小說《京華煙雲》(Moment in Peking,又譯作《瞬息京華》)裡,林語堂杜撰了傅增湘是女主角姚木蘭的老師,並且資助了書中另外一個角色孔立夫完成學業與婚姻.
主要著作
藏园群书题记、 藏园群书经眼录、 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 藏园群书校勘跋识录、 藏园批注读书敏求记、 藏园批注楹书隅录、 静嘉堂文库观书记、 藏园东游别录
人物评价
伦明: 海内外书胥涉目,双鉴已成刍狗陈。 取之博者用以约,不滞于物斯至人。
篇篇题跋妙钩玄,过目都留副本存。 手校宋元八千卷,书魂永不散藏园。[12]
余嘉锡: 至于校雠之学,尤先生专门名家。平生所校书,于旧本不轻改,亦不曲徇,务求得古人之真面目,如段若膺所谓“以郑还郑,以孔还孔”。其于向、歆父子虽未知何如,至于宋之刘原父、岳倦翁,清之何义门、顾千里,未能或之先也。《藏园群书题记·序言》[13]
黄永年: 傅氏在版本上的功力较黄丕烈实后来居上,无论内行或初学读此书(《藏园群书题记》)一定会既感兴趣且多收藏。[14]
杜泽逊: 以上三大著作(题记、经眼录、订补知见传本书目)均可信今而传后,足以说明傅增湘为民国间第一版本大家。[15]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