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僑光科技大學

臺灣臺中市大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僑光科技大學
Remove ads


僑光科技大學英語:Overseas Chinese University ,O.C.U),簡稱僑光科大O.C.U,是一所位於台中市西屯區的私立科技大學

事实速览 僑光科技大學, 校训 ...
Remove ads

象徵

校訓

僑光的校訓是「明誠立信」,為創辦人陳積中先生親訂,意涵乃明道、誠樸、立業、信行的精神。

校徽

校徽設計以立足於地球,並由台灣出發的大船航行於世界各處。校徽具有三層意義:第一是僑光為華僑籌措資金創設,第二是呈現僑光的世界觀,第三是期許僑光的畢業學生擁有不可限量的未來,如大船從台灣出發,航向廣大的世界。

校旗

校旗設計以翠綠色為旗子顏色,象徵欣欣向榮、生生不息的意義。旗面有校名「僑光科技大學」,字體顏色為藍色,象徵具有光明發展的前景。校名之下為配合校名顏色而改用同一色系的校徽。

吉祥物

  • 成群飛躍於海波上的飛魚,象徵僑光人的朝氣與活力,以及積極向上的精神。
  • 飛得高、飛得遠,象徵僑光人積極拓展國際視野,夢想遠大。
  • 僑光自許要如飛魚般「乘風破浪‧疾游而上」,秉持『明、誠、立、信』校訓,穩步朝向成功邁進。

三條飛魚的涵意

  • 代表本校三個學院攜手共進、跨領域合作的精神。
  • 代表僑光「教師」、「學生」與「校友」,僑光的教師帶領學生、學長姐帶領學弟妹,彰顯僑光人才傳承,積極向前的氣勢。

校史

1962年,創辦人陳積中先生籌辦「華僑工商管理學院」,於台中市西屯區購地約一萬五千坪。1964年,由於政府決策暫不增設大學及獨立學院,遂改申請設立僑光商業專科學校。初期招收五年制專科,有國際貿易、企業管理、會計統計、銀行保險等四科。1965年,設立二年制專科夜間部。

1983年,成立二專日間部,設有資訊管理、國際貿易二科,另外二專夜間部自1994年至2000年間陸續增設資訊管理、應用外語、財務金融科。

2000年,升格為僑光技術學院,開始招收二技日間部及進修部,包括資訊管理系、會計系、企業管理系等三系。2001年,增設四技日間部與進修部,資訊管理系、會計系、國際貿易系。二技日間部亦新增企業管理系與金融與風險管理系。2007年,增設全球運籌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2009年8月,奉准改名為僑光科技大學。2010年,環境資源管理系改名觀光與休閒事業管理系,全球運籌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與國際貿易系整併為國際貿易運籌系季碩士在職專班。2011年,停招金融與風險管理系。增設餐飲管理系。

2012年,日間五專部停止招生。增設多媒體與遊戲設計系、生活創意設計系、旅館與會展管理系、學士後國際商務英語學士學位學程。同年8月,調整學院系所架構,取消原有商學院、管理學院、人文與科技學院之建制:原隸屬於管理學院之觀光與休閒事業管理系、餐飲管理系、旅館與會展管理系,與隸屬於原人文科技學院之應用英語系,前項四系重新組成「觀光與餐旅學院」;原隸屬於商學院之財務金融系、金融與風險管理系、會計資訊系,與原隸屬於管理學院之企業管理系、行銷與流通管理系、國際貿易運籌系,以及原人隸屬於文科技學院之財經法律系,前項七系重新組成「商業與管理學院」;原隸屬於人文科技學院之生活創意設計系、多媒體與遊戲設計系、資訊科技系、應用華語文系,與原隸屬於管理學院之工業工程與管理系、資訊管理系,前項六系重新組成「資訊與設計學院」。

2013年,增設電腦輔助工業設計系。停招應用華語文系、會計資訊系、工業工程與管理系、資訊管理系、金融與風險管理系、學士後國際商務英語學士學位學程。2014年,資訊科技系碩士班停招,國際貿易運籌系改名國際貿易系。

2015年,資訊與設計學院改名設計與資訊學院。2017年,電腦輔助工業設計系分成機械設計組、產品設計組,進行分組招生。

Remove ads

歷任校長

更多信息 時期, 時間 ...
Remove ads

學校組織

行政單位

更多信息 校長 ...
更多信息 副校長 ...
更多信息 教務處, 學生事務處 ...

教學單位

更多信息 商學與管理學院 ...
更多信息 觀光與餐旅學院 ...
更多信息 設計與資訊學院 ...
更多信息 通識教育中心 ...

校園環境

僑光因應教育環境的轉變,近年來持續在進行校園空間的調整與整建老舊建築,用以擴建校園空間。從97 學年度起,在原運動場興建「觀光餐旅大 樓」。校園轉以南北向為主軸的交通動線及以南校門 ( 福星北路 ) 為入口校門的地標意象,改善原有教學與生活環境的空間問題,營造校園整體空間意象。

建築

校園內各棟建築,各以英文字母或阿拉伯數字為大樓及教室代碼,其整體配置如下:

更多信息 大樓代碼, 大樓名稱 ...

景觀

僑光所在地點原屬於台中市郊,隨著台中市升格,都會區隨之調整,逐漸成為位於都會區的都市型大學。目前校地面積為5.8公頃,朝精緻化規劃發展。學校主要交通動線為以南、北向為進出主軸,並以機能取向,劃分出教學、行政、運動、生活與停車等。近年水湳經貿園區開發建設,僑光受環境變更之利,交通條件、生活機能與環境品質大加提昇。落實環保、重視校園綠覆及透水磚面積,綠美化朝「生態綠化」發展,以種植本土樹種為主。在有限的校地中提升校地保水力,校園呈現在地特色、豐富生態環境。

周邊環境

水湳經貿園區[4]
台中市水湳經貿園區緊鄰僑光北側,臺中市政府在園內規劃的大型公共設施有中央公園、水湳國際會議展覽中心、中臺灣電影中心等。

中央公園[5]
中央公園面積約67.34公頃,被稱為「臺中之肺」,園區結合「智慧」、「低碳」與「創新」,並有十二感官互動設施,與一般公園差異性極大。園區利用植栽呈現不同風貌的地景,園內喬木數量達1萬棵以上,原生樹種占83%,是俱多樣化且適合生物棲息地的都市綠洲。清晨運動、午後漫步、黃昏觀晚霞看日落、夜晚探尋神秘的森林生態,時時宜人。公園裡設置5座滯洪池,平時為公共開放空間,汛期利用植生整治灌木,讓雨水滲入地下水層,達到保水及疏洪的目的。

爭議事件

參考文獻

校友

歷年日間部師生比及新生註冊率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