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元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元勰 (473年—508年10月27日),字彥和,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魏献文帝拓跋弘第六子,生母贵人潘氏,北魏宗室、官员。
生平
元勰是魏孝文帝的异母弟,並得到孝文帝信任。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孝文帝駕崩後,元勰輔佐侄子宣武帝,得到好評,但因此受到宣武帝及宣武帝舅舅高肇的猜忌。
正始四年(507年),宣武顺皇后暴死,宣武帝欲立高英为皇后,元勰再三劝谏不可,宣武帝不听,且因此導致高英、高肇俱怨恨元勰。
正始五年(508年),京兆王元愉反叛称帝,胁迫元勰的舅舅潘僧固共同起事,高肇派左卫将军元珍诬告元勰与元愉勾结谋反。永平元年九月戊戌(508年10月27日)宣武帝强召元勰入宫,让元珍带毒酒赐令元勰自杀,元勰抗辩自己无罪,坚决不肯自杀,被元珍部下杀死,虚岁三十六,朝廷追赠使持节、侍中、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师、领司徒公,谥号武宣[1][2][3]。
其子元子攸即帝位,追尊元勰為文穆皇帝,廟號肅祖。魏节闵帝时,元勰的神主牌被移出太庙,文穆帝的谥号和肃祖的庙号被废除[4][5][6]。
作品
《魏書》本傳:“敦尚文史,物務之暇,披覽不輟”。撰自古帝王賢達至於魏世子孫三十卷,名曰《要略》。其書《隋書·經籍志》已不見著錄,《蠅賦》亦已佚。
〈問松林〉
問松林,松林經幾冬?山川何如昔,風雲與古同。
(此詩奉兄長孝文帝之命,十步作成。據考作於太和二十一年。)
評價
史臣曰:武宣王(元勰諡號武宣)孝以為質,忠而樹行,文謀武略,自得懷抱,綢繆太和之世,豈徒然哉!至夫在安處危之操,送往事居之節,週旦匪他之義,霍光異姓之誠,事兼之矣。功高震主,德隆動俗,間言一入,卒不全志.烏呼!周成王、漢昭帝亦未易遇也。
家庭
延伸阅读
[编]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