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元行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生平
元行冲是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的曾孙常山康王拓跋素的后裔。少孤,為外祖司農卿韋機養大。长大后,博學多聞,善音律及詁訓之書。後舉進士,累官至通事舍人,頗受狄仁傑器重。宋璟對元行冲評價不高,認為他只能充任闲职,难以任大事。[1]唐睿宗景云年间,拜太常少卿。以拓跋氏未有编年史,于是著《魏典》三十卷,事详文简,被学者称道。唐玄宗开元初年,自太子祭酒出为岐州刺史、兼关内按察使。以为自己是书生,没有监察地方官的才干,固辞。入朝为右散骑常侍、东都副留守。四迁大理卿,再次固辞刑狱之官,求为散职。開元七年(719年),转左散骑常待。九迁国子祭酒,拜太子宾客、弘文馆学士。当时,馬懷素奉旨與褚无量編輯《群书目录》,[2]開元七年以後,懷素與無量相繼故物,書未成,由行冲接任,领撰古今书目。[3]。至開元九年,書成,上《群书四部录》二百卷。[4]竟無人受賞。[5]又为玄宗所注《孝经》疏义,列于学官。元行冲頗受張說排擠,开元十年九月,行冲“以衰老罢丽正殿校写事”,[6]累封常山郡公。玄宗令他集学者撰写《义疏》,缀为五十卷,开元十四年(726年)奏上。開元十七年(729年)卒,年七十七。贈禮部尚書,諡曰獻。著有《魏典》、《群書四錄》等。
Remove ads
逸事
唐玄宗詔行沖編修魏徵撰次的《禮記疏》。書成之後,右丞相張說卻表示反對,他認為《禮記》迄今已有千年,各家多有註解,何必另採魏徵版本。其书藏于内府,不得立于学官。行沖不满诸儒排己,乃退而著论自辩,以主客一問一答方式作《釋疑》一文以回應。他表示各家註解相互矛盾處甚多,魏徵才會覺得有重加審訂的必要。這是成語【當局者迷】的由來,典故自《旧唐书·元行冲传》:“当局称迷,旁观见审。”
延伸阅读
[编]
注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