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光復紀念鐘
位於臺灣新北市三峽區鳶山公園的青銅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由來
三峽區鳶山公園原先有日軍在1923年為紀念隆恩埔戰役立的表忠碑,在戰後時期被破壞,埋在中山公園步道作基石[1]。三峽人以「鳶山下的子民」自許,以紀念抗日的義勇精神[2]。三峽鎮公所表示,三峽人感於許多先民因抗日殉命,於是1985年集資在鳶山公園鑄造光復紀念鐘[3]。民進黨新北市議員彭一書回憶,當年在地國小生每人還捐新台幣10元響應[4]。鐘亭的用地為民間地主捐與三峽鎮公所[5]。依照《光復紀念鐘落成誌》,光復紀念鐘為1985年9月9日製作,集資新台幣232萬1718元,其餘政府出資,共費鑄造費199萬7100元、鐘亭建造費116萬7500元,10月25日竣工。
造型
銅鐘為三重的明和鑄造廠鑄造[6],材質為青銅[3][7],重約6.3公噸[3][7]。鐘面鑄著「禮義廉恥」4個大字[4]。以高度九台尺九寸(3公尺)象徵「永久自由」[7],口徑七台尺七寸(2.3公尺)象徵七七事變[3][7]。由於地方人士要求鐘身尺寸拉長,在比率失當下,共振效果差[8]。
啟用

1985年10月25日上午,光復節,在1千餘人在鳶山峰頂參與下,由鎮長張秀豐主持擊鐘儀式啟用[7]。當時年主持揭幕的縣長林豐正卻發現鐘敲擊後,鐘聲異常沉悶,場面非常尷尬,當場被說「鐘啞巴了」[3]。該年就有民眾投書戲稱可再鑄1座鼎,供郊遊者烤肉[10]。三峽地方傳言因這座鐘不響、長福橋面對三峽祖師廟,破壞了風水,使得三峽政壇頻出風波[11]。地方還猜想可能鑄造時冒犯神威,建議在銅鐘加上人血[3][12]。洪見文任鎮長時估計若要重鑄,需耗費1百多萬以上,非鎮公所能力所及[13]。
當地鳶山里里長陳培燦回憶,當年之所以鑄造出全台灣最大的銅鐘,是地方要規劃鳶山成為觀光景點,結果反因以「啞巴鐘」打響出知名度[13]。在三峽最著名的2座鐘,一就是鳶山鳶山公園的光復紀念鐘,另一是白雞山忠義山莊的自由鐘[14]。2000年1月1日,台灣最大的銅鐘已指是重達6.7公噸、直徑約六尺、高約十一尺的基隆市大佛禪院千禧鐘[15]。
管理

1994年12月8日,三峽鎮長洪見文對於鐘身外部與內緣已被噴漆塗鴉、刻字破壞、杉木鐘槌遭竊,表示明年三峽明年將舉辦大規模的文藝季活動,近期之內將召集會議決定修繕[6]。次年光復節,中華民國總統府舉行稱為「共鳴時刻」的紀念活動,邀請眾人在當天10月25日晚間10點25分,鳴鐘為臺灣祈福[16]。光復紀念鐘鐘內便加裝木錘,以牽線方式作鳴鐘[8]。
1999年時,鎮公所已換成金屬材質的鐘錘,終讓響聲能迴盪宏亮[17]。之後,許多鎮民因常有青少年、飆車族在夜半來此擊鐘,紛紛向鎮公所陳情噪音問題[3]。為避免深夜鐘聲,鎮公所曾考量將周邊挖水池作阻隔[5]。九二一地震造成懸掛銅鐘的樑柱出現裂痕後,鎮公所建設課擔心在遊客頻繁敲鐘下,鐘身會掉落[17]。地方政府於是主動降下鐘體並以水泥基座封住,移走鐘槌[3]。
2023年,面對地方建議將鳶山大鐘重新懸掛,新北市政府民政局回應會重新評估[4]。2024年,三峽區區長施玉祥已表示無重新吊起的計畫[5]。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