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光復行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光復香港,光復行動,最早由香港本土派領袖之一陳云根(城邦論 作者)發起,後期泛指有本土主義傾向的香港人針對香港水貨客問題,中國大陸自由行問題等涉及的中港矛盾,由下而上發起的一連串抗爭行为,維護本土香港人的權益。 事件令兩地以至國際社會關注香港主權移交問題,而行動的最終促使了中共機關報批評,並迫使中國政府實施一周一行。
![]() |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9年8月12日) |
過程
多年來,香港如同其他旅遊國家一樣,一直受中國遊客不文明行為影響, 平衡進出口問題(水貨客問題)在中國政府、特區政府、建制派的「包容」(實為縱容)下,愈來愈多閒雜人參與其中,最後情況可定性為「失控」。很多北方來客成為不速之客,把香港市場上必需品物資搶購一空,以供走私;水貨客侵佔香港主要的行人路,甚至在馬路上「分贓」,影響正常道路使用者,並經常隨處棄置垃圾(常有包裝盒),產生聲浪。此種經濟戰、污染和噪音,已嚴重影響當地人民生,改變香港人生活方式。[1]
雨傘革命結束後,旺角一直出現「鳩嗚團」,即聲稱購物的流動聚眾示威。2014年12月下旬,上水一間拉麵店因不滿大批水貨客佔用店外街道作執貨區,發起「抗水貨客,撐拉麵店」行動。當鳩嗚團有可能進入上水之時,香港警察亦加入戰團,先手驅散水貨客。此外,本土派人士採用這種運動模式發起本行動。食物環境衞生署(下稱:食環署)也加入亂戰。[2]
由於食環署主管環境衛生,介入事件並檢控違法人士,有個案指中國水貨客被檢控後向公職人員動粗。部份光復人士向水貨客進行過多種行為:包圍作戰、引發罵戰、攻擊水貨客的貨物或旅行喼等。香港警察介入並試圖作有限度的維持秩序[3],令當時很多人很混亂,有在場人士用「戰爭」、「暴動」形容情況。[4][5]
2019年,隨着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的展開,有市民提倡以民生議題為主軸,以爭取強調「和理非」的反送中人士,甚至是「藍絲」(撐警人士)支持。第一個相關行動為7月6日「光復屯門行動」,前往屯門公園驅逐被指騷擾行人和有傷風化的內地「大媽」。並以「勿摸活家禽」等口號諷刺她們的舞蹈低俗不雅,影響香港市容,亦有壞社會倫理。[6]。行動亦如之前的遊行示威般引發警民衝突。
其後,網民及北區水貨客關注組於7月13日發起「光復上水」反水貨客遊行,要求政府正視水貨客問題及取消一周一行。事件再次引發多次警民衝突。有示威者佔據馬路和包圍藥房,亦有示威者向警方投擲雜物和鐵枝。警方以胡椒噴霧及警棍驅趕。事件造成多名警員、示威者及記者受傷。行動中亦有多宗警員懷疑濫用警權事件,包括毆打示威者、襲擊記者、阻礙採訪等。大部分示威者於警方晚上清場行動前散去。[7][8][9][10]
組織
相關
外部網站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