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克努森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克努森流(Knudsen flow)[1]也稱為自由分子流(Free molecular flow)是指流體空間的平均自由程大於其特徵尺度的流體動力學。針對尺寸數公分的管道或是物體,這代表其壓力小於10−3mbar。這也是高真空甚至超高真空的範圍,和較高壓力下出現的粘性流(viscous flow)不同[2]。是否有克努森流可以用克努森數(Kn)來計算或是估計。若Kn > 10,則為克努森流[3]。克努森流得名自丹麥科學家馬丁·克努森。
克努森流下的氣體壓力可以視為接近零。沸點和殘餘壓力無關。流體可以視為是延直線運動的殘留粒子。其「氣體粒子」無法轉彎,也無法到達其他粒子後的空間,因此會直接撞到管壁。傳統的泵是使用粘性流及流體壓力,無法在此情形下使用,此時需使用特殊的吸附泵、离子泵以及渦輪分子泵。
克努森流常用在分子蒸餾、超高真空設備(如粒子加速器),也用在外太空。
Remove ads
利用克努森流的分离过程
若氣體通過薄壁上的一個小孔,符合克努森流的定義,通過小孔的分子數和氣體壓力成正比,和分子質量成反比,因此若氣體是由不同分子量的氣體混合而成,可以用此方式進行部份分離。像鈾的同位素就是利用多孔薄膜以此方式分離[4]。此方式也成功的應用在製氫上,先利用太陽能或是其他能量來源將水加熱,再將產生的氣體混合物以此方式分離出氫氣[5]。
相關條目
- 克努森氣體:平均自由徑大於包含分子容器的直徑的氣體。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