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克歇尔目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克歇尔目录(德語:Köchel-Verzeichnis),台灣舊譯「寇海爾目錄」,是奥地利音乐学家克歇尔莫扎特的音乐作品所做的编年式编号系统。通常用缩写K或KV表示,例如G大调弦乐小夜曲的编号为K. 525。克歇尔目录不但將莫扎特的作品系統化作出整理,減少不必要的同調性、同類型作品的混淆外,亦能比對作曲家不同作品的創作風格和特色。

目录经过了多次修订,尽管后续的修订并非由克歇尔完成,但人们依然保留了克歇尔目录这个名字。

版本

現時克歇尔目录已經修訂至第八版。然而真正進行大規模修正的只有四次:

更多信息 版數, 表示方法 ...
Remove ads

附錄 (Anhang)

在克歇爾系統下,除了正常編號外,亦有附錄部份(德語:Anhang,簡稱Anh)。

K1和K3將當中零碎片段、增補、後來發現、存疑等,全歸入“Anh”系列,再按不同類別分成五組,以羅馬數字夾在Anh和編號間(如Anh. I. 10, Anh. V. 289)。而完整的又能證實為作曲家所創作,則有機會編回到正常作品編號內(通常會配以英文字母在後以標示,如《G大調長笛四重奏》沒有在K1出現,但在K6則編為K285a)。

而K6則將“Anh”分為“Anh A”、“Anh B”、“Anh C”,所代表的是[1]

  • Anh A:不是莫扎特的作品,但由莫扎特直接抄錄的。可能是供個人研究,或其他原因。
例子:《第37號交響曲》,K444 → Anh A 53
  • Anh B:是莫扎特的原作,但被其他人所改編,其編號通常為“zu KXXX”(即 “由 KXXX”)。
例子:K. Anh. 172 → Anh. B zu 581 (這是其他人改編莫扎特《單簧管五重奏》的版本)
   K. Anh. 126 → Anh. B zu 259 (改編自《管風琴彌撒曲》)
  • Anh C:簡單講,就是被誤判或偽托為莫扎特的作品。
例子:《第2號交響曲》,K17 → Anh C 11.02
   《G大調小彌撒曲》,K140 → Anh C 1.12

在新莫扎特全集中,部份 Anh B 或 C 的作品會被剔出而不收錄,例如《第2號交響曲》等。

一提的是,在正式目錄中,同樣有個別作品的真確性受到懷疑(如第11號交響曲,K84),但克歇爾系統採用「疑點歸於被告」的推定,要是未有充份證據否定一首作品時,它仍可保留在正式名單內。

Remove ads

K6的問題

在K1中,克歇爾將正式作品的最後編號定在K626(《d小調安魂曲》),而附錄作品則為294。由於採用編年式的排列,即作品沒有日期就不能編號,當有作品被重新發現,又或者本來的日期出錯時,就要改動編號,因此會出現新編號被夾在兩個連續編號之間,為免要大幅改動編號,唯一的方法便是在編號後加上字母。

隨著不斷的更新,到K6時,已有不少的作品被重新編號過,然而有些較著名的作品,因為日期的改動,而要重新編號,同時間原本的編號又早被深入民心,結果形成了混亂。例如《第25號交響曲》,K1是183,但K6卻變成173dB;《G大調長笛協奏曲》,K1是313,但K6卻變成285c。另一方面,如交響曲、奏鳴曲一類已被編號的曲種,克歇爾編號的更改令次序編號變得不合理。

以第21-30號交響曲為例:

更多信息 K1, K6 ...

現時解決的辦法,一是採用雙重編號方法,標示作品時依K1(K6)碼的方式顯示,[2]又或是只採用其中一種,如音樂會場刊則多數依照大眾較熟識的K1編號,而學術內容則採用K6

参考資料

Loading content...

参见

Loading content...

相关图书

外部連結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