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克蘇魯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克蘇魯區(英語:Cthulhu Macula)〈/ˈk(ə)thuːluː ˈriːdʒi.oʊ/[1]〉是矮行星冥王星上顯著的地形,讓人聯想到鯨魚的形狀。它是冥王星赤道上長約2,990 km(1,860 mi)的狹長黑暗地區[2]。它在冥王星"心形" 湯博區的史波尼克高原西邊;"指節套環"中的孟婆斑東邊[3]。



描述
該區域的顏色推測是複雜的碳氫化合物,稱為托林的一種焦油物質覆蓋表面,是由甲烷與紫外線和宇宙射線作用下和大氣中的氮形成的結果[4][5][6]。托林也在其它行星的天體,像是土衛八、天衛二、和土衛六的大氣層內被觀測到,然而,冥王星上黑斑不規則斷開和連接的性質還沒有得到解釋[4]。出現在克蘇魯區的坑洞顯示該地區的年齡有數十億年,與估計只有一億年歲月的明亮史波尼克高原成了明顯對比[7]。高解系的影像顯示,這兩個區域之間的區域是更輕的材料組成,從史波尼克高原由氮、一氧化碳和甲烷組成的冰,可能侵入和堆疊在蘇魯克區的東側[8]。截至2015年7月30日,東側的"頭部"區域有比西側"尾部"區域更高解析度的影像[9]。
名稱
在新視野號從異常的安全模式返回正常後,2015年7月8日傳送回來的第一批初始影像中清楚地呈現這個特徵。NASA最初提到它時,以鯨魚指稱其整個形狀[10]。在2015年7月14日,新視野號的團隊以克苏鲁称呼它。这个名称是用出現在霍華德·菲利普斯·洛夫克拉夫特1928年的短篇小說克蘇魯的呼喚和其它小說中,實體在南太平洋的水下城市冬眠,懷有惡意的虛幻的神來命名。它是大量的人類邪教組織宣稱,現在雖然被禁錮住,但終將返回的克蘇魯[11]。
冥王星表面特徵的臨時和非正式名稱是從2015年稍早時間擬出,以"黑暗社會的神與相關生物"為主題的清單中篩選出來[3]。"克蘇魯"是在這類調查中最受歡迎的名字[12]。這個名字受到新聞和社交媒體的青睞,收到了積極的反應[3][13],包括芝加哥論壇報社論支持這個名字的名稱和它民主作風的起源[14]。克蘇魯這個名稱可能會提交給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以做為正式的名字[3][15]。
克蘇路區包含許多坑洞和線性的特徵,也有非正式的名稱。歐特坑、K.愛其沃斯坑和伊里亞德坑等大坑,沿著克蘇魯北部邊緣;布林頓坑、哈林頓坑和H.史密斯坑靠近克蘇魯的東部邊緣;維吉爾溝和比阿特麗斯溝是在克蘇魯內部的線性窪地[9]。
Remove ads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