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全球之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全球之聲Global Voices)是一個國際性的網站,開放給各國部落客公民記者追蹤及報導。它的內容概括了世界上各個角落的博客。

事实速览 成立時間, 創始人 ...

全球之聲是一個非營利的全球公民媒體計畫,創建者為伊丹·查克曼麗貝卡·麥康瑞,在哈佛大學法學院貝克曼網路與社會中心(Berkman Center for Internet & Society)贊助下成立,在2004年十二月正式成為各國部落客的集結處。2008年時,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成為一個獨立非營利組織。不一定要有專家的專業性,而是用平凡人的觀點看到周遭的世界,以此建立的平台,是與其他翻譯介紹國際資訊的網站最大不同之處。

Remove ads

宗旨和方法

  • 第一,全球之聲的宗旨是:授權給可以連接兩種語言或文化的社群,即所謂的橋樑博客。[1]它有一群地域性的編輯者,負責從多樣化的部落格圈中,聚集並選擇一些有趣的對話。它的內容也著重於那些未能被充分表達的聲音的非西方地區,範圍從阿富汗辛巴威。我們可以從全球之聲的首頁上看到各國話題,例如:〝剛果部落客在討論他們2006年的選舉〞或是〝約旦和阿拉伯部落客在回應2005年丹麥動畫的爭議〞。使用者也可以選取特定地區、議題或月份等選項,選擇自己有興趣閱讀的話題。
  • 第二,為了達成第一個宗旨,開發相關的工具和資源。其中一個主要的資源管道,是和主流媒體保持密切且互助得利的關係:要讓大家注意到那些被忽視的視角,最好的方法就是藉由主流媒體。全球之聲認為,此舉能讓大眾貼近生活或得知更為真實的事情,而不是要與傳統媒體產業為敵。

路透社曾在2006年一月時,給予全球之聲一個未設上限的補助金。[2]除此之外,全球之聲因對革新新聞界有貢獻,2006年被授予創新媒體大獎。

Remove ads

多語言計畫

2007年,將全球之聲網站的公民報導從英文翻譯成其他語言的計劃形成了,稱為多語言計畫[3]此計畫靠著自願翻譯者的幫忙,跨越語言的藩籬,擴展有別於英文的其他語言。截至目前為止,有42個進展中的翻譯網站,雖然各是自主經營,但他們也是相互連鎖的社群。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