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六四事件期間的女性角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学生领袖
柴玲是天安門絕食运动的领导者,也是保衛天安門廣場總指揮部的总指揮。她之所以担任领导职务,是因为她被认为可以緩和男性抗議者之間的爭論,并且她也是北大学生群体与北大籌委會之间的联络人。[2]
5月初,柴玲成为天安門絕食运动领袖。當5月12日开始绝食时,柴玲的演讲成功說服数百名学生自願在絕食參與者名單上簽名。[3][4]李錄称她的演讲是“绝食抗议者的宣言”。[5]沈彤認為柴玲是一个有魅力的领导者,曾經評價柴玲的演講:「她的演讲会让你感动得流泪」。[6][7]
5月13日,柴玲參加學生與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阎明复之間的會談。閻明復會談的目的是听取学生的意见,并说服学生在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訪華抵达天安門廣場之前能撤出廣場。[8]柴玲于5月15日成为天安門絕食指揮部總指揮。[9]5月18日,许多学生领袖打算结束绝食抗议,因为他们担心政府会对学生实施戒严。[10]于是学生領袖決定讓學生們集体投票,以决定是否应结束绝食,有许多人投票赞成就结束絕食。[11][12]
Remove ads
王超华是北京高校学生自治联合会成員。[13]她批评绝食运动,并说服柴玲取消绝食运动。[14]因為担心绝食会“激起中共强硬的反应,并有可能导致流血事件”。[15]但是柴玲認為:“绝食是学生自发发起的,没有人有权阻止它。”[13]
王超华也参加了5月13日學生与閻明復之間的會談,公开讨论了学生对绝食的看法。[8]她还与王丹和吾爾開希·多萊特一起参加了5月14日的会议,会议得出结论,无论学生是否撤出天安門廣場,中共都不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戈尔巴乔夫訪華的欢迎仪式。[16]当天,王超华與戴晴以及其他11名知识分子于浩成、李洪林、温元凯、李泽厚、李陀、 严家其、刘再复、包遵信、蘇曉康、苏炜和麦天枢打算说服学生停止絕食。王超华大哭,并要求知识分子利用他们的影响力说服绝食者离开广场。[17]戴晴和知识分子试图阻止絕食学生,但没有成功。
知识分子
戴晴是光明日报的记者,叶剑英的养女。[19]曾在中国人民大学发表讲话,“(1989年)民主运动标志着中国探尋民主進入新的阶段”。[20]戴晴参加了与王超华和其他11位知识分子於5月14日舉行的會談。戴建议大家直接与学生谈判,以结束绝食抗议。[21]戴晴還打电话给统战部,表示知识分子愿意说服学生停止绝食,并要求允许知识分子在人民大会堂与学生领袖见面。[22]戴晴和其他人起草了《我们对今天局势的紧急呼吁》。[23]戴晴在统战部發出了“紧急呼吁”,并向学生大声呼吁:
如果我们要打破这种僵局,政府和学生都需要做出让步。 政府应首先让步,其次是学生。至于讓步条件,如果学生愿意相信我们,那麼我们就准备向政府施压。[23]
但是,戴晴无法说服学生停止绝食。 戴在《天安门愚人:监狱回忆录和其他著作》(Tiananmen Follies: Prison Memoirs and Other Writings)的回忆录中提到,“當時她的地位和声誉不足以影响絕食学生的行为。”[24]她和其他知识分子无法解决天安门广场的絕食危机。
Remove ads
另見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