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凹吻蓝子鱼
蓝子鱼科蓝子鱼属鱼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凹吻蓝子鱼(学名:Siganus corallinus),又稱凹吻臭肚魚,1835年法國動物學家Achille Valenciennes首次正式描述為 Amphacanthus Corallinus,模式產地為塞席爾群島和爪哇島,为輻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蓝子鱼科蓝子鱼属的鱼类。分布于印度洋的塞舌尔群岛到澳大利亚、北至日本南部以及西沙群岛海域等,深度3至30公尺。[2]本魚體呈長橢圓形且側扁,眼睛前面有一個凹痕,下巴後面有一個凹痕,使鼻子明顯突出,尾鰭叉形,整體顏色為橙黃色,頭部、胸部和側面有藍色的小斑點,眼睛周圍有深色污點狀的斑點,幼魚的側面有細長的藍色垂直線,隨著成長,這些線會分解成斑點[3],背鰭硬棘13枚、背鰭軟條10枚、臀鰭硬棘7枚、臀鰭軟條9枚、脊椎骨13個,体长可达35公分,一般为20公分。[4]多生活于热带沿岸以及岛屿的岩礁和珊瑚丛中,以藻類為食,可做為食用魚及觀賞魚,背鰭、臀鰭和胸鰭有毒棘。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扩展阅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