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凹耳蛙

蛙科臭蛙属的一种两栖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凹耳蛙学名Odorrana tormota)为赤蛙科臭蛙属两栖动物,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浙江安吉县建德市以及安徽黄山,一般栖息于山溪附近。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380至7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安徽黄山。[3]

事实速览 凹耳蛙, 保护状况 ...

凹耳蛙于1972年和1974年由中国科学家发现,1977年命名为凹耳蛙[4]

Remove ads

特征

雄蛙体长3~3.5厘米,雌蛙体长5.5~6厘米。

上唇具有黄白缘;背面为棕色或土褐色,杂有小黑斑,股部、胫部各有3~4条镶浅色边缘的黑色横纹;淡黄色腹部。鼓膜凹陷成一外听道;背侧褶显著;指端扩大成吸盘,雄性有一对咽侧下外声囊,第一指内侧有灰白色婚垫。

习性

繁殖期,凹耳蛙白天藏在岩石缝或土洞内,晚上栖息在山溪两旁的灌木或岩石上鸣叫。它是第一个被证实能发出20khz以上超声信号的非哺乳类脊椎动物[5]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