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刘如谦

研究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刘如谦
Remove ads

刘如谦(英語:David Ruchien Liu, 1973年—)是一位美國分子生物學家和有機化學家,現任哈佛大學自然科學系Thomas Dudley Cabot教授和布羅德研究所英语Broad InstituteRichard Merkin教授,並擔任該研究所的Merkin轉化技術研究所所長。[1]

事实速览 刘如谦, 出生 ...

哈佛大學就讀時,刘如谦曾在諾貝爾獎得主艾里亚斯·詹姆斯·科里 (Elias James Corey) 的化学合成实验室里工作,並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績畢業。從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獲得博士學位後,刘如谦在26歲時被哈佛聘為助理教授。2025年,他因開發了兩項基本的基因組編輯技術:碱基編輯和prime editing,而獲得了生命科學突破獎[2]

Remove ads

早年生活和教育

1973年出身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里弗赛德一个台湾移民家族。[3]父亲是航空工程师,母亲是退休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物理教授。1994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曾在诺贝尔奖得主艾里亚斯·詹姆斯·科里化学合成实验室里工作。[4][5]1999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师从彼得·舒尔茨[6]

學術生涯

獲得博士學位後,劉如谦26歲時成為哈佛大學化學和化學生物學助理教授。 [7] 2003年,他晉升為副教授,2005年晉升為教授。劉於2005年成為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員,並於2009年加入美國政府學術科學顧問組織JASON英语JASON (advisory group)。 2007年,他被授予哈佛大學教授稱號,部分原因是他的本科教學成果。

2017年、2019年,他連續兩年被《自然》雜誌評選為全球十大傑出科學家和《外交政策》全球思想領袖。[1]2019年4月曾作为TED演讲人在温哥华发表演说。[8]

研究

刘如谦的研究小組開創了碱基編輯[9][10],這是一種新的基因組編輯方法,可以在活細胞的基因組中直接、精確地將一個碱基轉換成另一個碱基,而不會造成DNA雙股斷裂 (DSB),從而避免複雜的插入、刪除和DNA重排混合物。研究小組還開創了Prime Editing,這是一種多功能的基因組編輯方法,可以在哺乳類動物細胞中安裝所有可能的碱基對碱基轉換、插入、刪除和組合,而不需要雙鏈DNA斷裂或供體DNA模板。 [11] DNA誘導合成 (DNA-Templated Synthesis, DTS) 產生了DNA編碼文庫 (DNA-encoded libraries, DELs) 的一些首例,現在常用於學術界和製藥公司的藥物發現工作。[12]

商業活動

2018年加入药明生物担任公司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13]

荣誉

著作

Remove ads

参考来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