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刘陶 (东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劉陶(?–185年),又名劉偉,字子奇潁川潁陰人,東漢名臣,西漢濟北貞王劉勃之後,官至諫議大夫,後被宦官誣陷下獄而自盡。

事实速览 劉陶, 諫議大夫 ...

生平

為人持身寬略,不拘小節,如果志趣不合,就算是大富大貴也不去結交,若是志同道合,就算是貧窮的人也會結為好友。同宗中只有以雅德知名的劉愷非常器重劉陶。

直言進諫

永興元年,冀州刺史朱穆得罪宦官下獄,當時是太學生的劉陶和數千太學生前往宮門上書[1],為朱穆喊冤,使得朱穆得以被釋放。

永壽元年時,大將軍梁冀專政,漢桓帝膝下無子,又連年飢荒,很多災異發生,劉陶又上書評論世局,希望漢桓帝能親近賢臣,遠離小人[2]。但奏章呈上後,並沒有得到任何回應。

永壽三年,有人上書表示當今天下貧困,是因為錢幣太輕太薄,需要鑄造大錢。奏章交付四府及太學討論,劉陶上奏表示貧困的問題不是由於錢的重量,而是饑饉。於是桓帝據此下令不鑄大錢。[3]

進入仕途

之後劉陶舉孝廉入仕,出任順陽長。當時順陽縣裡有不少惡霸,劉陶到任之後,發布公告以招募勇猛不怕死的人,甚至是亡命之徒或是罪犯都可以來應徵,於是有劍客過晏等十餘人來應徵。劉陶先責備了他們所犯的過失,並要求以今後的表現作為抵過,於是他們皆各自集結他們平素所親善的年輕人,大概有數百人,都全副武裝等候派遣。靠著這些人,劉陶查辦當地惡霸總是非常輕鬆。以至於劉陶因病免官之後,當地百姓思念其統治,為此作歌一曲:「邑然不樂,思我劉君。何時復來,安此下民。」

後來就任侍御史,因為漢靈帝曾經聽過劉陶的大名,因此頗為重視劉陶。剛好此時太平道張角勢力逐漸茁壯,劉陶和奉車都尉樂松議郎袁貢等聯名上書[4],表示可以依照之前楊賜所提出的辦法去孤弱他們的徒眾。漢靈帝沒有理會其建議,反而命令劉陶去重新註解《春秋》,直到中平元年黃巾之亂爆發,漢靈帝重新翻閱到劉陶的奏章,才封劉陶為中陵鄉侯,且升任為尚書令

後來劉陶因為他所舉薦的人將要出任尚書,不好與其同列而求一個編制外的官職,於是被任命為侍中。侍中任上數次直言勸諫,被當時當權者所忌憚,因此被改派為京兆尹。當時買官盛行,被任命官職後需要出一筆「修宮捐」,大約千萬。劉陶既清貧又不恥買官,於是自稱生病而不赴任,漢靈帝一向敬重劉陶,於是原諒他,並徵召他為諫議大夫

下獄而死

中平二年,當時天下大亂,劉陶十分憂慮,於是上書分析世局,並陳述八樣造成世局如此糜爛的原因,大體上都是因為宦官亂政[5]。宦官們立刻反擊,誣陷劉陶勾結盜匪,於是漢靈帝下令逮捕劉陶,收押黃門北寺,日夜苦刑拷打。劉陶自知必死,對使者嘆息道:「朝廷前封臣云何?今反受邪譖。恨不與同疇,而以三仁為輩。」,接著便閉氣自殺[6]

經學貢獻

劉陶十分了解《尚書》和《春秋》,並且為之訓詁。進一步擴展至三家尚書及古文尚書,修改了七百餘處,重新編訂成《中文尚書》。

評價

《後漢書》贊曰:「黃寇方熾,子奇有識。」

延伸阅读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後漢書/卷57》,出自范晔後漢書

參考文獻

  • 《後漢書》卷五十七〈杜欒劉李劉謝列傳第四十七〉
  • 《資治通鑑》〈漢紀〉
  • 《全後漢文》卷六十五〈劉陶〉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