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则里拉山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则里拉山口
Remove ads

则里拉山口藏文意为“可爱的平坦隘口”,它是錫金與西藏之間最平坦、最好走的隘口[1])旧译咱利纳,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区日喀則市亞東縣印度錫金邦的邊境。海拔14,390英尺(4,390米)[2][3],山口长度46米(151英尺)。

事实速览 则里拉山口, 位置 ...

则里拉山口和乃堆拉山口是联系西藏和锡金之间的两个主要山口,也是藏印之間两条主要的陸路貿易通道之一。经甘托克通道走乃堆拉山口,经噶伦堡通道走则里拉山口。雖然則里拉山口海拔比乃堆拉山口的14,200英尺(4,300米)稍高,但由於地形較為平坦,貿易商偏好走則里拉山口。[4]

历史

則里拉山口很早就成為西藏和印度之間的貿易通道。英國殖民印度後,在1884年開始在錫金修建公路通往西藏邊境,引起藏人疑慮。1886年,二百名藏軍越過則里拉山口,在隆吐山修築堡壘炮台。英國政府主張隆吐山是在錫金境內,藏軍駐守隆吐山是「越界戍守」,向清政府要求藏軍撤出隆吐山,藏軍不予理會,1888年爆發隆吐山戰役,英軍擊潰藏軍。清廷派駐藏大臣升泰赴印度與英國簽訂了《中英藏印條約》和《中英藏印續約》,劃定藏錫邊界。

1903年,榮赫鵬入藏要求談判被拒,於12月率領英軍從則里拉山口再度入藏要求談判,於1904年攻陷拉薩,榮赫鵬與西藏官員簽訂《拉薩條約》,此役藏人稱為「木龍年戰爭」。

1910年,為了逃避川軍的入藏,十三世達賴喇嘛從則里拉山口出走到噶倫堡大吉嶺,在那裡停留近兩年。在此期間,他應印度總督明托伯爵之邀到加爾各答,恢復與英國的關係。

1959年西藏叛乱被中國政府镇压后,则里拉山口成为藏人逃往印度的一个管道。

1967年中印邊境衝突(一說1965年印巴戰爭)後,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了則里拉山口,山口關閉至今。[5][6]

Remove ads

参见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