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前寒武纪

地质年代合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前寒武纪(英語:Precambrian)是地史学中對在顯生宙寒武纪之前的地球地质历史的非正式統稱,原本的名稱是隱生宙隱生元(Cryptozoic),但後來拆分成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三個大的地質年代。前寒武纪開始於大約46億年前地球形成,結束於約5億4200萬年前开始大量出现生物实体化石的寒武纪早期。

事实速览 前寒武纪, 地质年代 ...

儘管前寒武紀佔了地球歷史中近九成的時間,但人們對這段時期的了解相當少,這是因為前寒武紀时期生物矿化尚未出现,极易降解软组织很难留下实体化石紀錄,只能形成少量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化学化石,且其中多數(如微生物席(菌毯)胞外聚合物形成的疊層石)只適合用來作生物地層學研究[1]。此外,許多前寒武紀時期的岩石因为在各个时期反复受到侵蚀已經嚴重變質,使其起源變得晦澀不明,而其他的要不是已經腐蝕毀壞,就是還埋藏在顯生宙地層底下[1][2]

Remove ads

地质史

大約在45億年前左右,原始的地球從環繞太陽的物質之中聚集而成。不久之後可能又因為小行星(大小如火星)的撞擊,而分離出月球(參見大碰撞說)。一開始地球表面皆為岩漿覆蓋,穩固地殼則大約出現於44億年前。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岩石發現於澳洲西部,放射性分析顯示一塊鋯石結晶已有大約44億400萬年歷史[3]

前寒武紀的生命

目前並未明瞭生物究竟起源於何時。在格陵蘭西岸海外群島曾發現一些古老石頭,內含38億年前的,可能是早期的有機物[4]。此外在澳洲西部有一些保存良好的細菌,年代已超過34億6000萬年。目前已知最早的複雜多細胞生命型態,可能出現於大約6億年前;而世界各地有許多5億4200萬年前到6億年前之間的軟體無殼動物化石,稱為埃迪卡拉生物群(Ediacaran biota)。至於硬殼動物則出現於前寒武紀結束之後。

大約在5億4400萬年前,也就是前寒武紀的結尾,出現了許多不同型態的動物。這些動物群統稱為小殼化石英语small shelly fauna,目前所知有限。寒武紀的極早期發生了寒武紀大爆發(生命型態的快速分化與數量增加),導致伯吉斯動物群(Burgess fauna)的出現。

前寒武紀各時期

前寒武纪作为一个“超宙”(supereon),下分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三个宙。元古宙之後是顯生宙的第一个(era)——古生代,而古生代的第一(period)就是寒武紀。因为时代太过久远,冥古宙和太古宙之下只分到代的级别,尚且没有公认的纪和更细分的地质时期

冥古宙

冥古宙(Hadean)是地球最初五亿年的时期,当时地球表面是一片岩浆海洋尚未凝固成地壳,只有熔点极高的锆石能够残留(地球上已知最早的鋯石結晶經測試已有44億年歷史,其他隱生宙岩石紀錄有些來自月球隕石),高温也使其无法拥有液态地表水。因为没有尚存的成形岩层来为冥古宙划分地质时期,冥古宙通常使用时间上相对应的月球地质年代划分成隐生代(Cryptic)、盆地群代(Basin Groups)、酒海纪(Nectarian)和雨海代(Imbrian,其实仅对应早雨海世)。有人还曾提议将地球受撞击形成月球之前的时期称作混沌代(Chaotian)。

太古宙

太古宙(Archean)可细分为始太古代(Eoarchean)、古太古代(Paleoarchean)、中太古代(Mesoarchean)和新太古代(Neoarchean)四个代。

元古宙

元古宙(Proterozoic)可细分为古元古代(Paleoproterozoic)、中元古代(Mesoproterozoic)和新元古代(Neoproterozoic)三个代。古元古代可分为成鐵紀(Siderian)、層侵紀(Rhyacian)、造山紀(Orosirian)与固結紀(Statherian);中元古代可分为蓋層紀(Calymmian)、延展紀(Ectasian)与狹帶紀(Stenian);新元古代可分为拉伸紀(Tonian)、成冰紀(Cryogenian)与埃迪卡拉紀(Ediacaran)。

前寒武纪各时期列表

更多信息 宙, 代 ...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