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剑门之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剑门之战,发生于北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正月,交战双方为北宋军和后蜀军,战斗以北宋大获全胜告终。此役是北宋灭后蜀的关键一战。
战役背景
在剑门一役之前,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十二月,宋军将领王全斌攻陷后蜀军大小漫天寨,生擒后蜀将领义州刺史王审超、监军赵崇渥、以及三泉监军刘延祚等。后蜀大将王昭远被击败后,引兵退保剑门。宋军趁势攻入利州。[1]
双方准备
后蜀皇帝孟昶在得知前方战败后,招募大量兵马守剑门,并任命太子孟元喆为元帅,侍中李廷桂、同平章事张惠安做其副手,率领万余人兵力急赴剑门。但是孟元喆是一个纨绔子弟,怕文绣的军旗被雨淋而专门解下来,以至于把军旗重新挂上去的时候挂倒了;与孟元喆随行的还有他的嫔妃和戏子数十人。行军速度非常缓慢。[2]
北宋方面,部队为王全斌部,该部队在先前攻破利州之后,获得了八十余万斛的军粮。[3]在抵达剑门之后,与嘉陵江对岸稍作休整,并商讨攻城方案。[4]
战役经过
北宋方首先由史延德分兵赶往附近的一处名为来苏的小路,搭浮桥渡过嘉陵江,后蜀军在看到渡河的北宋军后直接弃寨而逃;史延德顺势前往青强店。王昭远退保汉原坡,留部分兵力守剑门关,被王全斌用精锐兵力一举击破。宋兵攻至汉原坡,赵崇韬布兵迎战,王昭远坐在胡床上无法起身。后蜀军阵被破,赵崇韬在拼杀中被俘,王昭远逃亡东川,半路上于民宅中被抓获。[5]
此时孟元喆与李廷桂等日夜享乐,置军政于不顾,战斗开始时才赶到绵州,在得知前线战败后直接退保东川,并于次日逃回成都,所过之处房屋全部焚毁,粮仓全部清空。[6]
战役结果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