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劉恂 (三國)

劉禪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刘恂(? - ?),一名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的儿子。

生平

景耀二年(259年)六月,刘禅将刘恂册立为新兴王[1]。蜀汉灭亡后。刘恂与刘禅及刘禅的其余后裔迁徙到洛阳。刘恂兄长刘璿先死于钟会之乱,刘禅本应立次子刘瑶为嗣,但因为偏爱刘恂而立刘恂为嗣,文立劝谏,刘禅不听。刘禅去世后,刘恂承袭为安乐县公[2],刘恂骄横暴虐,梁州、益州的人士都想上表废黜他,文立阻止他们说:“他只损害了自己的家族,不殃及百姓。”后来刘恂淫乱无道,何攀上庸太守王崇涪陵太守张寅作书进谏指责,要他思量文立所言。[3]

刘恂的子孙于永嘉之乱时全部死绝。[4]

清朝學者张澍记载洮阳王刘恂不愿被迁移到洛阳,与关索商议后南逃,卫瓘派骑兵追击,霍弋吕凯合力拦阻,追兵才退去。諸葛瞻的儿子諸葛質爲使者进入南中与入与孟获之子夷帥孟虬联络,孟虯之母祝融夫人认为如果拒绝是不仁的行为,于是孟虬听从了母亲的建议,回复刘恂,让他住在永昌。[5]张崇琛指出此记载中刘恂的封号洮阳王错误,且与孙盛蜀世谱》记载完全矛盾,而关索、祝融夫人出自元、明之际的《花关索传》及《三国演义》,诸葛质也不见于隋唐之前的典籍,均为虚构人物,所以张澍的记载并不可靠。[6]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