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劳伦氏壶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劳伦氏壶腹(ampullae of Lorenzini)是一種稱為電感受器的特殊器官,是內部填充糊狀物質的空隙。軟骨魚綱(鲨鱼、鳐总目、银鲛目)魚類體內有劳伦氏壶腹,而在软骨硬鳞附类中也有劳伦氏壶腹,例如蘆鰻[1]及鱘科[2]。在肺鱼亚纲內也曾找到此一器官[1],真骨类有演化出另一種電感受器[2]。劳伦氏壶腹最早是由斯特凡諾·勞倫齊尼在1678年發現。

![]() | 此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


這些感覺器官讓魚類可以感知水中的電場。每個壶腹都有許多充滿糊狀物質的細管,透過体侧线在皮膚上有開口,另一端則會連結到一個充滿糊狀物質的囊中。壶腹會成群的分佈在體內,每一群會連接到不同部位的皮膚,不過會維持左右對稱。壶腹管的長度隨動物而不同,不過同一物種大致會有相同的特性。壶腹在皮膚表面的開孔會是明顯可見的黑點。壶腹讓魚類可以感知電場、磁場及溫度梯度等。
Remove ads
歷史
马尔切洛·马尔皮吉曾經描述過劳伦氏壶腹,後來具體的敘述是在1679年由義大利外科醫師及魚類學家斯特凡諾·勞倫齊尼提出,不過還不知道其功能[3]。20世紀初的电生理学實驗推測劳伦氏壶腹可以感測溫度、力學的壓力,也可能可以感測鹽度。1960年時才確認劳伦氏壶腹是可以感測電場的特殊感覺器官[4][5]。最早有關鈣活化鉀離子通道的敘述中,有些就是以鳐科劳伦氏壶腹的研究為基礎的[6]。
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