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化區
臺灣臺南市的市轄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南化區(臺灣話:Lâm-huà-khu;客家话:Nàm-fa-khî),舊稱「南庄」,前身「南化鄉」,位於中華民國臺南市最東端,北臨臺灣省嘉義縣大埔鄉,東鄰高雄市那瑪夏區、內門區、甲仙區、杉林區,西鄰楠西區、玉井區,南接左鎮區,是臺南市面積最大、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區。本區行政區域呈南北狹長、東北—西南走向,地形以山地為主,平原較少,境內有南化水庫和鏡面水庫兩座水庫,氣候上則屬山區氣候,長年溫和。
Remove ads
歷史
南化區舊稱「南庄」,最早為平埔原住民大武壠族人的居地,尤其是後堀溪流域。[1][2]清雍正、乾隆年間,漢人開始入墾此地,市街漸成,劃歸「內新化南里」,約在同治年間形成「南庄街」。1915年西來庵事件在此地爆發,從火攻南庄派出所開始,抗日戰火便蔓延至玉井、楠西、左鎮等山區,持續達一年五個月才被完全鎮壓。
1920年臺灣地方改制,取「南庄街」及「新化南里」之名,併稱為「南化」,設置「南化庄」,劃歸臺南州新化郡管轄。戰後改設臺南縣南化鄉,2010年12月25日改稱南化區。
現況
南化區幅員遼闊,面積與省轄市時代的臺南市差不多。但由於全區幾乎盡為山區,人口僅約原臺南市之1%,人口密度居臺南市最低。觀光景點以南化水庫最具代表。
人口
根據臺南市玉井戶政事務所及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4年底南化區戶數約2.8千戶,人口約7.8千人[3],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45人,是臺南市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區[4]。區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里分別是南化里與中坑里,2024年底兩里人口分別為1,400人與409人[3]。
政治
南化區公所是臺南市政府在南化區的派出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市政府綜理區政的執行機關,上級業務監督機關為臺南市政府。区长由市長任命,其任期為無任期保障。在區長及主任秘書之下,設有3課3室等6個內部單位[6]。
現今南化區行政範圍的確立,來自於1920年,日本將臺灣十二廳改為五州二廳,設南化庄屬臺南州新化郡。南化庄轄南化、菁埔寮、中坑、北寮、竹頭崎、西大丘園、西阿里關等7個大字[7]。1946年,改為「南化鄉」,屬臺南縣新化區[8]。1950年,裁撤區署,南化鄉改直隸於臺南縣。2010年12月25日,臺南縣市合併改制為直轄市,南化鄉改制為市轄區「南化區」,隸屬臺南市。
南化區行政區劃 | |||||
![]() |
教育
- 國民中學
- 國民小學
- 臺南市南化區南化國民小學
- 臺南市南化區北寮國民小學
- 臺南市南化區西埔國民小學(114學年度/2025年8月停辦)
- 臺南市南化區玉山國民小學(114學年度/2025年8月停辦)
- 臺南市南化區瑞峰國民小學(115學年度/2026年8月停辦)
交通
- 公路客運
臺南市YouBike 2.0於2023年2月23日正式營運,截至2024年11月29日於南化區內設置2處站點。
旅遊
特產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